在中国的情人节这天,我去爬了泰山,从1:30火车到达泰安,到12:00乘汽车离开,总共是10个半小时。
上山用了约四个半小时,从红门爬到玉皇顶。下山是走到中天门,然后坐大巴下山。
上山的路上吃了一罐八宝粥、一根黄瓜,喝了一瓶水、两瓶红牛,一个人,一步一步走到玉皇顶。
其实在中天门之前,都是夜里,也没啥风景可看,只能是闷着头,靠着手电的光照着往前走。
泰山之美,在我,就是那云海了。
沿路的星星比上海的夜空要多,比起小时候房顶上看到的银河,还是差距很大;
日出的时候正在南天门前面的十八盘,没有看到,看到的只有远处的朝霞;
看到了云海,在碧蓝的天空的映衬下,阳面的山体被涂上了金辉,云层打上了各种颜色,风一阵阵地把云一朵朵的往玉皇顶方向吹,到了玉皇顶,就变成了一阵虚无的水雾。风越来越大,等一大团云被吹散时,整个山坳都布满了乳白色的水雾,我们自己这时堕入了云海之中,景致也就散了。
等从玉皇顶下来,太阳高高挂着,晒得不行,沿途的石刻时时都能看到,鱼目混杂如批发市场一般堆砌,应了那句“物以稀为贵”,我又欣赏不了书法、诗词之美,匆匆瞟一眼,也就走过去了,难得特意驻足观看。
而泰山之行,谈起收获,却是自己使用的爬山方法:上山50步,下山侧身行,不仅让自己在无人陪伴的情况下顺利爬完,而且对自己身体的影响也是很小。
上山50步,有点像番茄工作法。
在中天门之后,南天门之前的一段路程是最艰苦也最无趣的夜路。台阶一个跟着一个,连中间休息的平台也很吝啬。当时的我,是一次走50个台阶,稍作休息,再走50个台阶,再做休息。50个台阶,是不疾不徐地走,不因为旁边有腿脚好的人走得快就去追,也不因为别人爬一爬就叫苦休息也跟着停下,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次把50个台阶走完,而且边走边数数,这样就不会因为默念搞错了数字。中间的休息是站着的,只是让自己稍作喘息,等心脏跳动没那么累,就立刻再出发,一般休息半分钟就好了。不能坐下来,站着微微动动腿,调整调整腿上的肌肉。
下山侧身行,是为了照顾膝盖不受损。
经常爬山的人都知道,膝盖最容易在下山的时候受影响。而泰山上的路都是台阶路,往下走的时候,对膝盖的冲击力就相当厉害。 所以即使下山没有那么累,还是要有章法。
如果是正面对着下山的方向,垂直落脚,虽然可以注意轻落脚,要去控制身体的变化角度,不可以过快,但是因为下山时都已经很累,其实是很耗体力的。
而我在下山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尽量面对着两侧的山体,落脚时,脚是与台阶平行的。不采用正常下楼梯的方法,是因为平行落脚,脚可以更轻缓地落下,与走平路是更相近的。
与上山一样,下山的过程中,拐杖也起了很大作用的。我一直把拐杖作为一个重要的支撑,缓解腿部的受力。
借助这两个方法,不仅在爬到玉皇顶的时候并没有觉得特别累,在休息了一天半之后,就可以相对自如的在城市里慢走,腿的酸痛感基本就消失了。不过一点不累那是骗人的,后面其实也是强撑着赶上长途大巴,在大巴上就是酸爽着痛,下车之后就更不说那种要把腿锯了的想法了。
我不知道其他人爬完泰山之后的恢复情况,而我能够用时这么短,而且也没有哪个部位有受损、过劳的情况,自己也是很惊讶,应该是这两个方法的功劳。
给自己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