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今天的回访家长,她的真诚与信任令人感动。首先她回顾了近一周孩子的表现,表达了在和孩子的交流中自己的感受,确切地讲,从她的叙述中可以看出作为母亲,她为了孩子无私的付出,不仅生活上的照顾无微不至,心理上的关怀也呵护有加。但通过她详细的描述,也很明显地看出,家长和老师的付出确实对孩子没有太大的促进,甚至孩子还挺“享受”,享受父母的让步,享受老师的无奈。通常意义上的鼓励丝毫也没有调动起孩子的上进心。
“从您的叙述看来,她的拖延并不是只表现在学习上,而是吃饭、睡觉等等做什么都拖沓。”
“对,就是这样。”
“周六睡到中午,是因为前一天一宿没睡么?”
“不是,前一天按时睡的。她真的能睡着。”
“这就说明,这样的事情对她来说是符合她的生活节奏的事情,是您觉得她拖拉,她自己并没有这种感觉,甚至可以说她觉得一切挺正常的,并没有刻意要惹您生气或者要反抗什么的。那么她是怎么长大的呢?一两岁的时候,是谁带着她,生活是什么样子呢?”
“我带着她。那时候年轻,不懂也没多想。就是想怎样就怎样。反正又不上班,也没什么事,晚上有时候就不睡,等孩子睡了,看手机看电视到半夜,然后早上不起,就睡到中午,这是常事。她就是个月孩子,就一直跟着睡到中午。吃饭什么的也不规律。懒得做饭,什么时候饿了,就好歹吃点,或者出去吃。出门玩也是想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一点规律也没有,时间观念根本没有。从听您的讲座,到了老二这里才知道生活规律的重要性,才重视起来。以前即使是有事和朋友一起出门,我也总是拖拉,比如说好了10点,经常就墨迹到过了半小时才到。后来因为看了篇文章,说到不遵守时间是对自己和别人的不尊重,才改掉这些坏习惯。”
“既然您有了这样的觉察,那您打算怎么改变呢?”
“就从假期安排做起吧,,,,,,”
快考试了,作为家长多希望孩子能“紧张起来”,好好写作业。考个好成绩,然后到假期再放松。通过今天的案例我才发现,也只有考前和考试中能“紧张起来”的孩子,考试后才能“放松”。如果考前就没有节制,一直比较放松的,考后就大约只能是“放纵”了。总以为考试期间,老师紧张,学生压力大容易浮躁。事实证明,该怎样的还是怎样,孩子的性情习惯,终究没有因为考试而有所改变。
有书上说“孩子最初三年的养育方会对一生的行为模式产生重大影响”。这个孩子的状况也再次验证了这个说法。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这位母亲做好了长期的改变自己,带领孩子的准备。这不得不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