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译文:孔子说:“一点也不能接受不同的观点,这其实是有害的。”
这句话中,“异端”是指不同的意见。关于这句话最少有四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治理和疏导那些异端,祸患就可以消除了。这种理解认为,孔子说的这句话是指不允许世界上有不同的声音。异端是创新,但异端可能带来挑战,异端出现的时候,你要去治理和疏导它,那么会祸患就可以消除了。
第二种解释:攻乎异端的“攻”可以理解成攻击、治理、功克、主攻,就是朝一个方向使劲。“攻乎异端”,就是你不断的研究那些极端的、边缘化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有害的,去研究这些东西自然也是有害的。
第三种解释:打击不同的意见是有害的。这和第一种解释截然相反,你如果去攻击那些不同的意见,不让异端发生,世界便会失去制衡,永远只听得到主流的声音,这样的状态是有害的。这种思想也很先进。
第四种解释:孔子的时代并没有“异端”这个说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朝才推崇的。在孔子的时代,他的思想并没有成为主流,孔子怎么可能把别家定义成异端呢?在儒家发展的后期,甚至学墨子、杨朱的人比学儒家的学说的人要多。既然如此,异端的意思,我们可以理解成走极端。整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成,如果一个人不会允执厥中,而是走极端,则是有害的。
以上的四种解释,听起来都有一定的道理。樊老师更倾向第三种解释:打击不同的意见是有害的。
孔子是知道世界有容错性的。比如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见到很多流浪的人,也见到一些道家的人,孔子对他们的态度不是打击,孔子认为这些人只是跟自己不一样,但是别人有别人的生活方式,不要去打击那些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
对于这句话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但我们吸收对自己有益的内容和解释就好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对于各种各样的观点,尤其是自己不太赞同的观点,不要上来就加以抨击,要有接受和容纳各种各样观点的能力。
感悟:世界因不同而变得丰富多彩。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点,当面对不同的观点,尤其是和自己不一样的时候,要有接受和容纳各种各样观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