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两部电影,是枝裕和的“怪物”和香港电影“年少日记”。我一直是是枝裕和的粉丝,他电影的质感,情节,音乐,画面总是吸引着我,看完以后,我总归还会有些回味。
“怪兽”已经存放很久了,从三个人物不同的角度,同一个时间线上的同一个故事叙述展开。这部影片感觉还是想表达很多的,比如小孩子懵懵懂懂的同性爱慕,家人对于这种生理爱慕的夸张定性,校园霸凌,有学生间的,也有社会和热血老师间的,有极致的保护孩子的母爱,有校长社会身份和亲情的压抑对抗,等等。导演厉害之处是缓缓的将这些都毫无突兀得叙述出来。
对于校园霸凌,我一直在想,这是不是人类本恶的反映呢?毕竟孩子单纯,直接,顾及相对少,随性,这里有人性欺凌的邪恶,有从属的懦弱,有从暴力中获得所谓的权势和快感?说实话,我一直也很难理解。小时候读书期间,我没有这个经历,也不了解周围欺负的小朋友,可能一来自己不会有这种想法,毕竟家庭还是温暖的有爱的,二来读书成绩算不错,估计这也是学校生活的保护伞,老师们,都是势利的,他们会不自觉得倾向成绩好的学生的。有时候,想想也挺可悲的,因为霸凌的产生,往往大概率发生在成绩和家庭环境都不够优渥的学生群体,这就像一个破罐破摔的负面循环。有时候,我自己很难感同身受,而电影让它形象化了,也激起一些思考,和力所能及的帮助吧。
“年少日记”我很喜欢,它讲述了一个非常简单而不复杂的故事,电影一些桥段其实让我感觉有些俗套,但是我太喜欢哥哥这个小演员了,他的演技把我感染,代入了!导演拍摄影片画面和音乐,干净利落。这是一个把教育孩子极度变态的家庭展现出来了,变态而暴力的父亲,体面但自私懦弱的母亲,自责而疏离的弟弟。
小时候我们读书还是挺应试的,我感觉我还是有压力的。但是说实话,和工作相比,对于我来说,读书时光,真的是很单纯了。然而直到现在,我都觉得我还是在这个环境下,缺乏了很多接受受挫的弹性和能力。
年少时光,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