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到教室时,已有三三两两的孩子开始读笠翁对韵,我进教室他们也没有抬起头,认真的用手指点读着,朗朗的书声让我很欣慰。孩子们还在陆陆续续的赶来,此时教室里送孩子的家长打断了读书声......教室很久才恢复平静,我闲来无事总结下来。
一类是年轻父母送的,他们大部分送到教室门口,书包交给孩子便急匆匆离开,甚至没有说一句再见。二类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送的,孩子在前面要跑到教室了,往位置上一座,静等书包,两三分钟过后,爷爷他们才背着书包气喘吁吁的过来,帮孩子放书包放水壶,有的甚至帮忙拿家庭作业交给老师。此时班上的读书声已经开始混乱,期间还会夹杂着某些家长斥责孩子的声音“你咋还不快点读?书都帮你拿出来了。”这时的那个孩子一脸茫然,他不知道该做什么。
每日早晨教室里都会上演以上的故事,年轻的家长缺少与孩子的交流互动,分别时微笑的说一句“再见”就会让孩子养成与别人分别时说再见的习惯。年老的家长呢,参与太多,让孩子没有了自我。
从这些家长身上,我开始检讨自己作为家长是不是也这样?细想下来还真有这方面的影子,女儿上幼儿园时,送她进教室后,我总会隔着窗台再多看她几眼,放学时早早的过去排队想着能提前见到她等等等等。都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不过,我们都做错了。我们所谓爱,孩子未必能够理解,这些爱有时对她们来说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伤害。现在,长大后的女儿对我说,我每次送她去幼儿园后偷偷的看她她都知道,她感觉妈妈怎么有这个毛病?我听后诧异极了,我的不放心的爱在她那里变成了有毛病。
所以,作为家长,该放手就放手。让他们学会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