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每年的12月24日晚上,有个身穿红衣的神秘老人会架着由九只驯鹿拉的雪橇,在璀璨夜空中飞翔而过,金色的铃铛一路清响。他会挨家挨户地爬进屋子,然后悄悄把礼物放在孩子们的床头,或是圣诞树下。他在一年中的其他日子里,都忙于准备礼物和监督考察孩子们的行为。
孩提时代,我对这个传说是深信不疑的。
大概那时我还在念幼儿园吧,妈妈在我的房间的墙壁上,贴了一张大大的计划表,这便是我和圣诞老人最初的约定了。计划表分为“早睡”、“早起”、“学习”、“画画”、“跳舞”、“钢琴”、“家务”等项目,每完成一项,妈妈会在计划表相对应的格子里,贴一朵小花。
妈妈说,圣诞老人最喜欢做事持之以恒的孩子,他会给好孩子准备圣诞礼物。
我一边乖乖地完成计划,一边盼望着圣诞节的来临。
平安夜,我和妈妈一起动手把一棵分为三个部分的简易圣诞树组装起来,再用五颜六色的小彩球、小铃铛把树装饰起来。装扮完毕,我开始围着圣诞树唱歌,《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这大概是我小时候做的最有仪式感的一件事了。
那一晚,我看着墙上表格里满满的小花,甜甜睡去了,心想,圣诞老人看到计划表,就会知道我是个乖孩子吧。
第二天一早,我惊喜地发现在我床头的桌子上,堆满了礼物,有我最喜欢的巧克力,有包装精美的果冻,还有漂亮的围巾和帽子。圣诞老人果然没有食言。
我抱着礼物跑去给妈妈看,欣喜万分。我真幸运,竟然被一个陌生又神奇的白胡子老爷爷深爱着。
后来的每一年圣诞节,我都能收到圣诞老人的礼物。哥哥姐姐告诉我,那是假的呀,圣诞老人是不存在的。我执拗地不相信,这么善良的老爷爷,怎么会是假的呢?
戳破这个可爱谎言的人不是妈妈,而是美籍华人作家刘墉的一本书。
那年我十二岁(我到十二岁还相信圣诞老人,真是太晚熟了),在书店里闲逛时偶然发现了刘墉的《成长·成功》。书名现在看来,很俗气了,但与乱洒狗血鸡汤的励志畅销书不同,这本书的育人方法娓娓道来,平和温暖。
书中的第二篇文章题为《圣诞老人死了吗?》,讲述了刘墉开导他的小女儿去接受这个世界没有圣诞老人的事实。那天,我心中的最伟大的圣诞老人的形象彻底幻灭了。
但我并没有很沮丧。文章末尾的段落,我记了很多年:
孩子,圣诞老人的可爱,不在于他只到我们家,送你最好的礼物,更在于这世界上处处有圣诞老人,把他们的爱带到每个角落。
所以,今天不是圣诞老人在你心中幻灭的一天,反而是“更真真实实活在你心中”的一天。
每个扮演圣诞老人的人,都是曾经拿圣诞老人礼物的孩子。
你已经不再是接受礼物的孩子,而将成为给予礼物的人。
读到这些话,我只觉得很暖很暖。
我不再收到圣诞老人的礼物,但在圣诞老人曾经的帮助下,我养成了很多好习惯,他还教会我给予与善良。
而长大之后,一切节日啦,生日啦都显得不那么重要啦,因为我越来越觉得,每一天都是同等重要的,都应该充满爱心认真对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