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谱·三之笔势(意译)
续
王羲之年少时向卫夫人学书法,
自以为有大才能。
后渡长江,又游历江北名山,
见到李斯、曹喜的书法;
又到许昌,观览钟繇、梁鹄的书法,
又极为重视;
后又进入洛阳,得见蔡邕的《熹平石经》、
张昶的《华岳碑》。
才晓得只习卫夫人书法白白浪费了年月,
于是兼习众家之长,得特异之妙。
卫夫人看见王羲之的书法,
对太常王策说:“此儿必见过《用笔诀》。
我近来观其书法,有少年老成之智。”
因此流泪说:“此子必超越我的书法之名。”
晋安帝时,下令重写北郊祭文。
工人削掉木板上的字时,
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
已渗入木材肌理七分之深。
笔谱·三之笔势(原文)
王逸少先少学于卫夫人(1),自谓大能。又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2)、曹喜(3)书;又之许(4),见钟繇、梁鹄(5)书,又重之;又入洛,见蔡邕《石经》(6)、张昶《华岳碑》(7)。始知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兼众家习之,特妙。
卫夫人见王羲之书,语太常(8)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也。妾近见其书,有老成之智。”因流涕曰:“子必蔽吾书名。”
晋安帝(9)时,北郊(10)祭文命更写之。工人削之,羲之笔已入七分。
【注释】
(1)卫夫人:卫铄,字茂猗,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晋代著名书法家。
(2)李斯:字通古,战国末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秦朝丞相,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3)曹喜:字仲则,东汉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汉章帝时秘书郎。工篆、隶,擅长篆书,以创悬针垂露法著名。
(4)许:河南许昌。
(5)梁鹄:字孟皇,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人,汉末书法家。
(6)《石经》:即《熹平石经》,包括《鲁诗》《尚书》《礼仪》《春秋》《论语》等七种经文。汉代书法标准,清中叶前被奉为习练隶书的不二法门。
(7)张昶(chǎng):字文舒,敦煌渊泉(今甘肃安西)人。汉黄门侍郎。书类伯英,极工八分,又善隶,时人谓之亚圣。《华岳碑》:即《汉西岳华山庙碑》,也称《延熹华岳碑》,东汉石刻。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毁于地震。
(8)太常:官名。秦置奉常,为九卿之一,掌宗庙礼仪。
(9)晋安帝:司马德宗,字安德,晋孝武帝司马曜长子,东晋第十位皇帝。
(10)北郊:古代帝王的郊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