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这是我最后一次这么叫你。。。。。”
时隔多年,我总是能想起那些本不该是青春,但又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的日子,总是让人想起的时候,经不住会嘴角露出久违的笑意。回身看看枕边人,然后笑着睡下,梦里,都是甜的。
记得那年偶遇是在次饭局上,没有太过于注意些什么,但简单,干练,大方的印象,着实深刻在我脑子里,局后,刻意问了一下随行,知道,我们的本篇的女主角,叫璐璐。随即,记下了这个名字。当然,这也是一年以后一切的开始,我们想到这里的时候,似乎,两人,也都会会心的笑出声来。
我们都因爱而失望过,伤心过,哭过,笑过,也吵闹过,分离过,我想,如果可以,在一起走过许多后,我们可以不可以不分开了?
打开记忆的时候,是这样的。
那段日子里,一直也都是一人走路,似乎我的成长经历上总是脱离不开背负这两个字,过早的懂了很多,从W市转回L市的时候,我懂了父母的艰辛与困苦,小时候在奶奶家的院子里长大,受到大我们几岁的孩子欺负,我似乎总是最能忍的哪一个,不哭,也不闹,实在是难受的不行,就等到晚上爷爷奶奶都睡了,自己在被窝里偷偷的哭几声,然后得过且过,再也不想什么,上小学,我过早的懂了自己家境并不能够去攀比羡慕很多孩子,唯一早早的不良嗜好,就是从奶奶爷爷的抽屉里,偷些十块钱最大也就是五十元,然后到游戏厅里去换1块钱5个的游戏币,偷的浮生半日闲。后来,父母从W市陆续转业回来后,经过家里的努力,我去到了当时市区最好的学校。更明白了那些所谓差异。从小学放学时候的一根烤肠,中学大家一起玩的“跳跳鼠”,我都不敢去过分想象,似乎,那些玩具,在我看起来,真的太奢侈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每一次父母晚上有应酬的时候,会留下5到10元左右的饭钱,让我自己解决,我记得那时候,米线,卖两元一碗,似乎,那是我除了校门口的零食摊以外,最好的东西。因为我懂,转业调动,安排工作,已经倾尽家里多年的积蓄,不可以再给父母添麻烦受劳累······一路,似乎,真的,都很累。
后来,也真的是有一天,我知道,璐璐其实和我一样,也是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但相比,她要更早一些,去接受父母的离别,接受,从小在寄宿制的院校里长大,去一个人在操场委屈到踢石头,看着每逢周末周日一家家的人来到学校接走孩子,哪怕是要去吃一顿肯德基,或者最简单的欢乐儿痛牛排餐,但那时候的她,一直都选择了隐忍,并且自己坚强的一直活着,背负并承担着一切。我总是很奇怪,越发爱之深,我总是能仿佛看到更多璐璐小时候的样子,能看到那个坐在教室楼门口等着被午托,周末托在班主任老师家里的她,红着眼眶看着一步步和爸爸妈妈走去校门口欢笑着回家的样子。每次这样的时候,真的,很难受。也不想这样。但缺发自内心的真正欣赏,那份七零八散之后的完整,那份复杂过后的简单,还有一如既往的初心与善意。记得每次看到需要帮助的人,璐璐总会停下脚步,掏出包包里位数不多的零钱,给到他们,每次看到这些,虽然是璐璐是在帮别人,但是,我却一样,觉得很幸福。
等到大约高中时,璐璐似乎已经是完好的习惯了自己走路的生活,一人来去,一人走走停停,我记得,那时,每次当她拿到生活费,做的最多的,是给弟弟买衣服,买所有的生活所需,随后,用仅仅剩下的钱,照顾自己的开销,独立并坚强的做好了最称职的姐姐,后来,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一直希望能够学会并且懂得如何面对这些所谓家庭因素对于自己个人性格所留下的阴影,还能够做到如此释然。 或许,这就是所谓成长。
现时今日的人生可能或许已经真的让我忘却太久,两只脚一起走路的感觉,有的时候,也迷惑过,不知道为什么,越发用心爱就能够“看到”更多,璐璐小时候的样子,随后,去用心,相互。
我想,有这样的开始,一定会有很好的圆点。毕竟,用心在自己的心里,画下了对方最美好的样子,也记下了对方最难过的日子·······
就像沙漏,无尽,也可以永远,不尽。我们的故事,简单,而又普通,留在这里,只希望,更多的人,能终成眷属,在随着成长带给我们活成了自己最初最讨厌的样子之前,多一些回忆,也能够多一些机会····
找到那个曾经,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