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太忙,得以空闲下来的时候,发现没有了写文的底气。年前立下的flag,今年要多更新,半年了,看得见的3篇,些许遗憾。
以前我每推送一篇文章,都会小心翼翼地看着阅读量,会因为多人阅读欣喜,少人而去反省,每次收到有人给我发微信说你写得越来越好了,下一次就很怕做不到上一次的份量。
公众号陪了我3年,很多开了头没有完成的文,想写却一直写不出来的东西,好像也慢慢随着时间被我遗忘了。再次想捡起的时候,发现少了那个时间段的心境,我根本没有办法再去写。
才意识到人生的很多事情过了就是过了,我们要接受这才是常态。
我更多时候都是写着自己的生活,虽说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却极少提及,因为我觉得成年人的工作都是一样的,抛开内容的多样,所要承受的就是对工作不能游刃有余的压力。
没有毕业前,信誓旦旦地说着,我是不会做这个专业的工作的。
实习了三个月后,还是留在了这个公司,我可能有很强的依赖感,一旦习惯了某个地方,也就不想再跳出去。
公司规模小,所以我要自己去应对很多专业上没有学过的东西,花数倍的时间去完成我的工作。
累吗?累吧。
我有段时间和朋友抱怨,我从来没有那么害怕过数字,看到数字我的头就要晕了,那代表的都是成千上万的钱。我是真的害怕,以至于每次将工作交出去后,我都需要用几天缓冲过来。
在踏入社会后,我真的很庆幸身边还有我的好朋友,每天说着工作上的烦恼,闲时聊聊八卦,让我能把这份工作适应下来。
慢慢地从以前的“我不确定明天能不能完成这份东西而选择晚上加班到深夜”到现在能稍微确信“明天的时间足够了”。
这一年多,忙的时候压力大得有点无能为力,但也很少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偷偷哭。仅有的一次是加班到晚上11点多,回到房间就直接坐地板上给我妈打了个电话,眼泪默默地流,却还是得努力控制住不被我妈发现,敷衍地应了几声,挂了电话,我一个人坐在地板上哭得稀里哗啦的。
记得看过一句话:成年人的奔溃只是在一瞬间。
大学的四年,好像很少见过朋友哭,即便是很伤心的事情,也是互相陪在身边不停地安抚嘘寒问暖。
步入社会后,总能听到她们偷偷哭的消息,悄悄躲起来抹完眼泪还要继续工作,红了眼眶也要憋回去等下班后再释放,很多不懂的东西还是硬着头皮去做。
除了一句没事的,会过去的,其它的话好像都是苍白无力的。
奔溃的一瞬间也是长久积累下来的短板,我们总是假装坚强,把不断涌来的新的情绪装进背包,一直装啊装,终于有一天,背包满了,你也垮了。
偶尔天晴,偶尔下雨,坚强是挺好的,但要承认脆弱也是我们的一面,没有人能够阻止你去悲伤。要允许自己也会疲惫,也会厌倦,像看多了雨。
“没有人是孤岛,但所有人都像深海。”
End
今日插图 |《理智与情感》
更多好看的文章请关注公众号《Mousse原创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