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坐标法”清晰划定思考边界

在深深的森林里,狐狸和熊吵得不可开交。狐狸每天在树林里钻来钻去,苦练跑步和跳跃。它身体轻巧,像影子一样在枝叶间闪动。它嚷嚷着:“活命靠灵活!必须天天练跑跳,才能在危险的地方找到活路!”

熊听了可不服气。它站在小溪边,举起一块大石头,鼓起大块大块的肌肉,显得特别有劲儿。它大声喊:“力气才是根本!你应该像我这样举石头练肌肉,有了大力量,才能在世上站稳脚跟!”

他俩谁也不让谁,吵吵闹闹。旁边的鹿群被吵得晕头转向,不知道该听谁的。瘦小的鹿试着学熊举石头长肌肉,可它那小身板根本扛不动,结果把肌肉拉伤,疼得直叫唤。体型笨重些的鹿想学狐狸那样蹦跳奔跑,却不小心摔了个大跟头,心里更糊涂了。直到有一天,猎人的脚步声突然打破了森林的吵闹。狐狸靠着自己的灵活身手,飞快地在树丛里东躲西藏逃走了。熊则用它的大力气,直接撞开挡路的灌木丛也跑掉了。而鹿群呢?慌乱中不停地四处逃窜……


我们在遇到问题时,周围通常会出现各种指导的声音。去考研吧,升级学历会找到更好的岗位;应该把英语交流能力夯实,未来的就业面会更宽;还是要尽早参加工作,参与实战才能避免纸上谈兵。如果仅从“应该做什么会更好”,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往往会陷入纠葛之中,因为“好”的另一边只有“坏”。想要拓宽认知边界,有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十字坐标法”。

在《反向学习》书中写到“洞见分类往往使用不止一个维度,使用一个维度会过于简化;但也不会使用太多,那样会失去重点,使用两个维度的2x2的矩阵模型是最常见的洞见分类。这两个维度应该既彼此兼容,互不排斥,又不可彼此替代。用统计学术语来说,就是相关性低,或者说呈正交关系。”


最近不少朋友问我:"怎么判断两个维度能不能用来做四象限分析?" 今天用奶茶配方和密室逃脱案例,帮你秒懂两大核心原则。

第一法则:像奶茶配料般"兼容不互斥"。想象你要设计一款奶茶矩阵,横轴用"含糖量",纵轴用"加冰量"。这两个维度:

1.

描述同一杯奶茶的不同方面(甜度&温度)

2.

全糖+少冰、半糖+常温等组合都合理存在

3.

不会出现"又甜又咸"这种逻辑死局

如果用"是否饮料"和"是否固体"分甜品,就会出现"既是液体又是固体"的悖论象限,完全没法用。

第二法则:像密室线索般"不可替代" 好的双维度要像密室里的密码锁和机关门:

1.提供独立信息(知道密码不影响找机关)

2.组合产生新洞察(同时破解才能逃生)

3.避免重复信息(不能用"门把手颜色"和"门锁颜色")

终极检验标准:拿任意两个维度画矩阵时,问自己:

1.四个格子是否都有现实案例?

2.是否存在某个维度能推导出另一个?

3.是否能清晰区分不同组合的特点?


上周朋友的孩子大学毕业,在投放一段简历后,收到了心仪的两家公司OFFER。在面对陌生的领域,该如何打破认知屏障做出理性分析呢?面对首份工作,初始薪资不如企业影响力及个人发展更重要。所以,我建议他如下搭建十字坐标:

维度A:公司规模 (大/小)

大:行业排名靠前、年产值大、组织架构完整

小:初创公司、年产值小、人员组织松散

维度B:公司发展 (快/慢)

快:快速扩招、宏观利好、加大培训

低:招聘平缓、流程严谨、培训常规化

这两个维度都描述公司的现状(兼容)。一家公司完全可以同时是“大规模+快发展”(金牛企业),也可以是“大规模+慢发展”(冰山企业);“小规模+快发展”(明星企业)、“小规模+慢发展”(赌石企业)。四个象限都有可能出现(互不排斥)。

清晰了四个象限所对应的企业情况,他将两家企业分别代入了对应区间,接下来要如何进一步收集详细信息,也有了明确的规划。


森林里,狐狸和熊的争吵引得鹿群盲目模仿,最终伤筋动骨,连猎人的脚步都躲不过。这多像我们在职场中面对各种建议时的困境——考研、学英语还是直接实战?每个声音都宣称自己的路才是最佳选择,可如果硬要二选一,结果往往像瘦鹿举石头或笨鹿学跳,把自己困在死胡同里。

好在,十字坐标法提供了一把万能钥匙。它不强迫你站队,而是帮你划出两条轴线,把复杂问题摊开来看。比如选择工作,可以衡量“公司规模”(现在多大)和“发展速度”(未来多快)。这两个维度互不冲突又缺一不可。组合起来,四个象限清晰呈现:冲劲十足的明星企业、稳如泰山的金牛企业、需要谨慎的赌石企业、值得盘算的冰山企业。

这样一来,纷杂的建议便化作了地图上的坐标点。你只需看清自己的位置,该避则避,该闯则闯,前路自然明朗,何惧迷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