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内求取力量,向外求取改变。
很多人误会了读书、学习和上学的关系,以为上学就等于学习、等于读书。因为不喜欢学校带给他们的巨大压力、所以厌恶读书、厌恶学习,于是,他们的人生从此就与读书再无多大关系。
电视剧、网络游戏、虚拟社交平台都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很多人没有书籍的陪伴依然活得很好,于是心安理得地认为,没读书,我的人生不也没什么损失吗?
当我们选择站在更高的视角去看更广泛世界的人们选择,那些优秀的CEO、创业者、作家、等生活在金字塔顶层的人,有几个人是不读书甚至不是疯狂的读书爱好者呢?
比尔盖茨会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俞敏洪也会经常劝导大学生们读书;海尔总裁张瑞敏的两个常见读书场所是飞机上和家中。
表面上看起来,生活缺乏了读书没什么影响,但是却丧失了一个走向更高阶平台的机会。如果有人回答说,我就想这样静静地过完一生。当然,这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谁都无法把枪架在您的脖子上,逼你作出选择!
知识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
很少有人真正思考过这个问题,是记忆、掌握、理解?还是被拿来参加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再进一步者可以成为炫耀自己“博学多识”的工具?
其实不然,每一类知识都是积淀了数千年人类文化的结晶,它们都是前人遇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真实写照,最后汇聚成册(即被编撰成书籍打包传递给我们)、或口口相传(即老师们的存在)。正确的打开知识的方法只有一个字:“用”。
起步之后,最重要地就是保持对自己的耐心!
最关键的是,一个成年人在成年之后最应该习得的一项能力就是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抱怨成年之前的种种不公、家庭背景,因为抱怨对改变现状没有任何帮助。
倒不如将更多的焦点放在自身,多想想那些是不能改变的?能改变些什么?我从哪里能够汲取改变的力量?而不是放在悔恨和抱怨上。
起步的艰难和压力是未可知的,所以请给刚开始的自己多些耐心和鼓励,从今天开始,以对待一个孩子那样的耐心对待起步的自己,因为从今天开始你要学着“用”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