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是人类面对外界危险的本能反应,如果用这种方式来处理内心感受,无疑是在外界刺激后,由自己对自己进行的二次伤害。人总是在缺失与过度补偿之间来回摇摆。就像一个饿了很久的人,在得到第一餐饭的时候,很难不吃撑。接纳,可以在缺失与过度补偿之间趋于平衡,带人走出原始的防御状态,进入更人性的状态。接纳的是感受与情绪。书名很鸡汤,实际是自我疗愈的一套方法—静观自我关怀。
接受痛苦的五个阶段,可能是跳跃式进行;也可能会倒退。这种非线性的发展也不应只局限在情绪感受中。人的五种感官里,疼痛是唯一一种无法适应的感觉,无论接不接受。精神上的痛苦会因为接纳开始减轻,因为对抗造成更多困扰。对抗的是自身负面情绪带来的糟糕感受或者与他人情绪态度相互影响直至互相伤害。结果就是和自己赌气或者与人好好说话无能。越来越发觉“接纳”是个庞大的词汇。几乎是“全然”、“允许”、“平静”还有很多一时想不到的寓意强大的词汇集合。很像《奇葩大会》上一个即兴喜剧演员说的“yes,and?”这种态度。
自我觉醒即时刻保持觉察力,觉察当下自己的情绪,身体的感受,从情境中抽离,用“第三只眼”观察,把自己从沉迷或执念中揪出来。长期冥想可以增厚大脑灰质,增强免疫力,每天一小时,持续6周会发生质的改变。不用担心总有杂念跑出来,心静下来,有杂念也是冥想的一部分。冥想不是目的,生活本身才是。个人理解为正念练习,一呼一吸,一举一动,一草一木皆能当作正念的对象。
情绪困在身体里,人被困在情绪里。也就是说,当失去理智是,我们其实身处双重牢笼。对于情绪来说,表达即释放。就像一个快被吹爆的气球,想要放气,可以用针扎,用脚踩,可以完全撒手任它满屋子游窜;也可以捏着出气口让空气均匀平和的排放。只是前者可能会吓到人或者最后落在不该落的地方,后者除了气球变小外什么都不会发生。发泄情绪和表达情绪的差别只怕有过之无不及。情绪本无正负之分,由情绪引起的攻击和破坏的行为,把能量分出了正负。
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解决情绪关键动作,放慢呼吸、温暖身体。品尝情绪:情绪来了防沉迷,带着好奇心感受,去辨别、观察。对于负面情绪做出拒绝,即假装没有;对抗和压抑的反应,都是对痛苦感受的喂养。品尝痛苦就像嚼口香糖,即使是炫迈,也会有嚼到没味儿的时候。把痛苦的感受嚼干净,心也就静了。画地为牢、固步自封的真相是“自我隔离”,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人对于很多人事物总是习惯性拒绝的态度。看起来好像是不在乎人际关系,不 care别人的看法,其实是没有能力和别人开始互动,建立连接,最难的是破冰。
画地为牢、固步自封的真相是“自我隔离”,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人对于很多人事物总是习惯性拒绝的态度。看起来好像是不在乎人际关系,不 care别人的看法,其实是没有能力和别人开始互动,建立连接,最难的是破冰。
“我”是个动词。每一个圣人都有过去,每一个罪人都有未来。幸福感三要素:高兴、投入/心流时间、有意义/价值感
体会情绪,从身体感受上找答案,隐藏的真实需求会逐渐显现。慈爱的目的是体谅,体谅的目的是和解,对自己也是对他人。 自我觉醒能够帮助人在感觉糟糕的时候,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总是试图改变客观环境或改造他人而不成,要问问自己是执念太深还是智慧太少。
有种“妄自菲薄”是我感觉糟糕,因此我很糟糕。尤其内疚感常带给人这种感受。这种来自原始脑的自我攻击像是被鳄鱼拖进泥沼,越陷越深,难以自拔。可以用自我救助的一个句式对自己说:“是的,此刻我感觉很糟,那么我可以做些什么让自己感觉好起来?”
冥想的刻意练习套路:最小行动起步(三秒禪);找到交流渠道;寻求专业帮助;自我觉醒,与自己和他人建立链接,能让人更加靠近天性。想起武志红在奇葩大会上举的一个例子,他认识过最能做自己的人,总有能力得到他人的配合,和平的实现自己的想法,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拥有“想干嘛就干嘛”的自由。
推荐帮助自我觉醒类书籍:古典老师的《拆掉思维里的墙》,拒绝做环境及外在条件的“受害者”,把单选题变成多选题。
纪元老师的《哪有没时间这回事》,傻瓜级可操作工具,帮助发现大把被忽略的时间,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