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没有阅读《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主要时间是备课。反复读了几遍课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查阅了几篇备课资料,发现要讲好这篇课文不简单呀。今晚做课件时,搜集了各拉丹冬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这个冰雪世界有一点了解,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一篇课文,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的,应该侧重哪一方面,是不是主要由问题判断的?例如散文要关注怎么写的,小说要关注为什么写。反思平时的课堂,主要还是停留在写什么的分析上。至于怎么写的,对学生进行语言熏陶方面很欠缺。就算讲到语言,也是照本宣科,用答题套路来分析,学生是根本没有领会的,语言能力也是得不到提升的。
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的味道,而不是枯燥的内容讲解,真的要多反思。语文,是一门诗意有趣的课程,然而学生越来越没有学习热情了,我作为语文老师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