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石首人

石首全景

可能是在外漂泊得太久的缘故,听到乡音就会格外的石首全景

可能是在外漂泊得太久的缘故,听到乡音就会格外的亲切,像是在异地他乡遇见了久别的亲人一样激动,就会有种想跟他攀谈的强烈欲望:“老乡,听口音像是湖北人呐!”

“是滴,荆州的呢!”

“荆州哪里?”

“石首的呢!”

“哎呀!搞了半天都是一块土上的啊!”

在外面遇到石首人大多都不说是石首的,而习惯讲说是荆州人,可能是觉得石首这个地方太小,外地人没有多少人知道,说是荆州的就不一样了,荆州名气要大得多。!

石首,虽说受到大江大湖的阻隔,交通比较闭塞,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不那么显山露水,在全国二千多个县市里也挂不上名号。然而,喝荆江水、吃荆江鱼长大的石首人,不管身在何处家乡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是那么美丽可爱!

石首,有人形容她依山傍水、稻饭羹鱼、物产丰富,是镶嵌在荆江畔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有人说她地处交通便利的黄金水道荆江中下游,北襟长江,南倚洞庭,上接巴蜀下抵杨越占尽天时地利;有人形容她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是改道频繁,洪水泛滥的洪水走廊;她又是风起云涌、红旗漫卷,是湘鄂边的革命老区……无论是辉煌,还是是悲壮,石首,在每一个石首人的心中总那样的神圣。

石首以“有石孤立”于城北的石首山为名。 据《读史方舆纪要》载:“自竟陵南至大江、并无岗陵之阻,渡江至石首,始有浅山,石首者, 石自此而首也”。唐、虞、夏时,属荆州之域,秦属南郡。三国时,先后属蜀、吴。西晋太康五年(公元284)建县。其后历属荆府、江陵郡、江陵府、山南道、荆南府、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第四行政督察区,沔阳专区、荆州地区、荆沙市、 荆州市等。1984年石首被湖北省列为全省9个综合改革试点县市之一。1986年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1988年被列为全国对外开放城市。

石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迹众多,是一座富有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古城。境内完好地保存了走马岭遗址等4处古文化遗址、范蠡墓等10多处名胜古迹。走马岭古城遗址,代表人类早期文明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调关调弦亭 ,传颂着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千古佳话 ;绣林亭、望夫台、刘郎浦、印刻着刘备在锦绣如林的石首迎娶孙夫人的动人故事……还有石首籍历代名臣杨溥墓、王之浩墓、袁宗皋墓、张碧墓 ,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石首先人的气节与忠贞 ,更有元稹、杜甫、陆游、黄庭坚等文人墨客在石首留下了流芳百世的诗文。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名人故事代代相传 ,石首被列为我国长江文化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楚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我曾经在石首博物馆看到石首先民在原始社会使用过的磨制精美的石斧、石锛和石镰,因为在那里,可以唤起石首人的自尊、自信和自豪;因为在那里,可以毫不夸张地向朋友炫耀,我的家乡石首多么古老!她带着远古泥土的芬芳,经历了伟大母亲河长江的孕育,散发着厚重的文化气息。

走马岭,因三国名将关羽曾在此策马扬鞭而得名。走马岭、屯子山古城始筑年代约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核心是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古城址。令人惊喜的是,在此发现了不少大溪文化时期、屈家岭文化时期、石家河文化时期的遗迹和遗物,由此可见走马岭遗址文化是跟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一脉相承,经由伟大的母亲河长江漫长七千余年的孕育,从史前洪荒走来,一起默默见证了长江文明的诞生,为日后的楚文化在荆楚大地的绽放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并最终汇入历史悠久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石首人文荟萃,民风淳朴,自古以来人才辈出,仅明代就有“三阁老、二尚书、一太史”彪炳史册。近现代史上更是群星灿烂 ,孕育了黄松龄、邓初民、王尚荣、宋一平、刘精松等一批党政军领导与知名人士。

石首,历史上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战略要地,是著名的湘鄂西革命老区,市内留有红军树等革命遗址163处。

石首,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天鹅洲故道是我国长江流域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自然生态湿地,是麇鹿、白鳍豚等国家珍稀一级保护动物的繁衍生息宝地。1992年 ,国家在此建立了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一糜鹿保护区和白鳍豚保护区。区内拥有238种野生植物及天鹅、白鹤等156种珍稀动物,其中野生繁衍的750多头 、糜鹿成为世人瞩目的独特风景,2006年6月12日石首因此还被国家林业部正式授予“中 国麋鹿之乡”称号。

绵延45里的桃花山,雄倚长江南岸 ,横跨湘鄂两省, 是洞庭湖平原与江汉平原交汇处的唯一山脉 。其自然风光的清新秀丽、山水相连的天然神韵、苍松翠柏的古朴虬劲 、小桥流水的浑然诗意以及“荆楚第一竹乡”的风土人情和“红色革命”历史的文化底蕴 ,使石首桃花山的风景区成为鄂南大地一个具有独特韵昧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石首物华天宝、珍馐美味享誉中外。笔架鱼肚、七姊妹朝天椒、桃花山鸡蛋被誉为“石首三宝”,享誉海内外。

石首,不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地域环境独特、九曲回肠,更是地肥水美、物产丰富。石首人很会吃,也很会做吃的,有许多特色美食小吃。

石首,最出名的美食要数笔架鱼肚了。笔架鱼肚是对鮰鱼鱼肚的特有称呼,早在宋代即被列为朝贡极品,现为访亲问友的珍贵礼品。笔架鱼肚吃起来松软香甜、入口即化,易于吸收.富含高级胶原蛋白、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没啥好吃的,最快乐的莫过于吃酒席,酒席上的第一道菜、也是最重要的一道菜就是头菜,石首自古就有无头菜不成席的美誉呢 !此菜以吃鱼不见鱼,鱼含肉味,肉有鱼香,清香滑嫩,入口即溶,老少皆宜。

石首的特色小吃也有很多,我和爱人都喜欢吃家乡的团子,团子的外表白白圆圆,预示着团圆、美满,里面包的主要材料是胡萝卜、腊肉、腊豆腐,口味有些辣,味道极好,是石首人超爱的美食。而我最爱吃的要数干煸刁子鱼了,刁子鱼因其刺小而多、且肉薄,食用起来也不方便,外省似乎并不招待见。但干煸刁子鱼在好吃的石首人这里反倒成了人见人爱的经典菜,。是小酌下酒必备菜品。

当然,石首的风味特色美食还有很多不胜枚举。每次回到家乡石首,总会带上一大推爱吃的家乡特产——土鸡蛋、芦笋、团子、糍粑 、苕皮子 ,直到箱子装不下了才罢手。在家乡的时候不觉得这些家乡的风味小吃有多么好吃,但在外漂泊久了就特别想吃家乡的美食,后来才明白我们心心念念的其实就是家乡的味道,记住了家乡的味道,家乡就永远在心里装着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石首人常被外地人称为“九头鸟”,意思是聪明能干有心计、从来不吃亏。由于头脑灵活,石首人在外地打工总能混个一官半职,管着一拨人却不太乐意被人管。有人说石首人的聪明灵活跟爱吃鱼有关,石首地方不大却地处两湖平原之间(古时候属云梦大泽),北依荆江南倚洞庭,被大江大湖包围着,典型的鱼米之乡啊!至于石首人的聪明是不是跟喜欢吃鱼有关,没有考证过。也有人说石首人聪明、有心计、鬼点子多跟近水不无关系。石首多水,水之灵动易变的特点深深影响着石首人。于是,在外地人眼里石首人灵活善变的性格很难驾驭。

当然,用“九头鸟”来比喻石首人聪明、头脑灵活、心眼多,这或许只是一个侧面,石首人最大的性格特征还是体现在恋家,爱乡土上,石首人不管在哪里,家人、家乡在他心里永远是第一位的,正所谓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梦里最深处装着的始终都是可亲的家人、可爱的家乡!

石首人得到“九头鸟”这样的雅号,肯定不是空穴来风。有人说是因为“大江大湖”的浩荡气势,造就了石首人精于算计的浓厚的江湖气质,自然就容易给外地人留下桀骜不驯的的印象。这个带点“彪悍”的江湖习性,淋漓尽致地体现在石首人爱喝早酒上,石首人称之为过早,就是一大清早到小馆子喝酒,而且是高纯度的白酒。石首人喝早酒不用太多人作陪,一两个朋友就够了,哪怕只有自己一个人喝,面前摆几碟卤菜兰花豌豆什么的都能喝得津津有味。

外地人应该都只听说过喝早茶,却很少听说喝早酒吧?石首人爱喝酒,我想,这或许跟石首悠久的酿酒历史有关。

我的家乡,石首酿酒历史悠久,酒文化积淀深厚,可追溯到3000年前的商代。在石首市桃花山镇九佛岗村考古发现,距地表3米以下的土层中,是3000年以前的商代遗址。经发掘,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铜器,特别是其中的青铜觚、青铜鎛(存市博物馆),据考证为湖北省已知出土最早的商代贵族酒器。

到了明清时期,石首酿酒业已十分繁盛,绣林、新厂等集镇均兴建槽坊,处处酒旗招展,酒坊林立,酒香缭绕。集镇上多为专业或兼营槽坊,雇有师傅和帮工长年生产,俗称大作;乡村则多为临时作坊周期性生产,俗称小作。但此间的槽坊多为手工操作,品种单一。

石首,最有名的白酒要数绣林玉液酒了。绣林玉液得名于东汉末年,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迎娶孙夫人于阳歧山(今石首市绣林山),品酒称赞:“真乃锦绣如林,琼浆玉液也。”绣林山、玉液酒,因此得名。绣林玉液采用古老的清蒸酿造工艺,在石首特有的温润气候条件下,选择酿酒微生物群进行发酵,利用土壤中独特的微量元素,形成了得天独厚的酿酒条件,经陶缸陈酿,使生产出的绣林玉液白酒香气悠久、甘美醇厚、入喉净爽不上头。至民国时期,绣林玉液沿长江黄金水道,上入川至重庆、泸州、成都,下经武汉、南京、杭州、上海,先后在各地设立商号。

枫林酒业作为石首酒业的后起之秀,近几年在外界已经展露头角,成为了石首酒业的龙头老大。枫林酒业有限公司始创于1951年,本着为弘扬石首白酒文化,续写当年“秀林”美酒神话,焕发传统品牌的青春活力,于2008年在石首投资兴建的健康白酒生产企业。在原有的品牌基础上先后开发了毛铺苦荞酒、大团圆酒、枫林玛咖酒等多个畅销省内外的优秀产品,并投入重资、精心打造了具有石首特色的新品白酒“绣林陶藏系列”,不仅斩获多项大奖,而且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信,石首枫林酒业将成为石首的一张亮丽的名片为世界所熟知。

石首,是一座不大却环境优美的山水园林宜居城市,虽然她比不了北上广深这样国际大都市的繁华,但同样以她独有的地域特色的美,让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游子惦念、骄傲、自豪!

随着年岁的增大,恋乡之情与日俱增,许久未回乡的我在2020年的春节前回了一趟石首,原本计划多走走多看看的,恰遇新冠疫情,只在家乡呆了几天就匆匆作别了。即便如此还是能深切感受到——石首,城乡的发展变化是如此之大之快,让我有一种目不暇接的欣慰之感。无论洪荒悲怆,还是春风浩荡,都已是昨日的故事。时代的巨轮总是不断向前行驶,历史的长河后浪推前浪滚滚向前流淌,一个更加美丽的石首,还得由石首人去继续书写。

初稿于2020年11月1日

作者简介:

毕仁美,笔名楚子,湖北石首东升人,现定居深圳。自由撰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已发表各类文学作品一百万多字,现专注于生态文学写作,其中小说《白鹤滩》曾荣获第二届全国大鹏生态文学奖一等奖。

亲切,像是在异地他乡遇见了久别的亲人一样激动,就会有种想跟他攀谈的强烈欲望:“老乡,听口音像是湖北人呐!”

“是滴,荆州的呢!”

“荆州哪里?”

“石首的呢!”

“哎呀!搞了半天都是一块土上的啊!”

在外面遇到石首人大多都不说是石首的,而习惯讲说是荆州人,可能是觉得石首这个地方太小,外地人没有多少人知道,说是荆州的就不一样了,荆州名气要大得多。!

石首,虽说受到大江大湖的阻隔,交通比较闭塞,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不那么显山露水,在全国二千多个县市里也挂不上名号。然而,喝荆江水、吃荆江鱼长大的石首人,不管身在何处家乡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是那么美丽可爱!

石首,有人形容她依山傍水、稻饭羹鱼、物产丰富,是镶嵌在荆江畔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有人说她地处交通便利的黄金水道荆江中下游,北襟长江,南倚洞庭,上接巴蜀下抵杨越占尽天时地利;有人形容她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是改道频繁,洪水泛滥的洪水走廊;她又是风起云涌、红旗漫卷,是湘鄂边的革命老区……无论是辉煌,还是是悲壮,石首,在每一个石首人的心中总那样的神圣。

石首以“有石孤立”于城北的石首山为名。 据《读史方舆纪要》载:“自竟陵南至大江、并无岗陵之阻,渡江至石首,始有浅山,石首者, 石自此而首也”。唐、虞、夏时,属荆州之域,秦属南郡。三国时,先后属蜀、吴。西晋太康五年(公元284)建县。其后历属荆府、江陵郡、江陵府、山南道、荆南府、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第四行政督察区,沔阳专区、荆州地区、荆沙市、 荆州市等。1984年石首被湖北省列为全省9个综合改革试点县市之一。1986年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1988年被列为全国对外开放城市。

石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迹众多,是一座富有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古城。境内完好地保存了走马岭遗址等4处古文化遗址、范蠡墓等10多处名胜古迹。走马岭古城遗址,代表人类早期文明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调关调弦亭 ,传颂着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千古佳话 ;绣林亭、望夫台、刘郎浦、印刻着刘备在锦绣如林的石首迎娶孙夫人的动人故事……还有石首籍历代名臣杨溥墓、王之浩墓、袁宗皋墓、张碧墓 ,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石首先人的气节与忠贞 ,更有元稹、杜甫、陆游、黄庭坚等文人墨客在石首留下了流芳百世的诗文。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名人故事代代相传 ,石首被列为我国长江文化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楚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我曾经在石首博物馆看到石首先民在原始社会使用过的磨制精美的石斧、石锛和石镰,因为在那里,可以唤起石首人的自尊、自信和自豪;因为在那里,可以毫不夸张地向朋友炫耀,我的家乡石首多么古老!她带着远古泥土的芬芳,经历了伟大母亲河长江的孕育,散发着厚重的文化气息。

走马岭,因三国名将关羽曾在此策马扬鞭而得名。走马岭、屯子山古城始筑年代约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核心是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古城址。令人惊喜的是,在此发现了不少大溪文化时期、屈家岭文化时期、石家河文化时期的遗迹和遗物,由此可见走马岭遗址文化是跟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一脉相承,经由伟大的母亲河长江漫长七千余年的孕育,从史前洪荒走来,一起默默见证了长江文明的诞生,为日后的楚文化在荆楚大地的绽放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并最终汇入历史悠久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石首人文荟萃,民风淳朴,自古以来人才辈出,仅明代就有“三阁老、二尚书、一太史”彪炳史册。近现代史上更是群星灿烂 ,孕育了黄松龄、邓初民、王尚荣、宋一平、刘精松等一批党政军领导与知名人士。

石首,历史上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战略要地,是著名的湘鄂西革命老区,市内留有红军树等革命遗址163处。

石首,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天鹅洲故道是我国长江流域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自然生态湿地,是麇鹿、白鳍豚等国家珍稀一级保护动物的繁衍生息宝地。1992年 ,国家在此建立了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一糜鹿保护区和白鳍豚保护区。区内拥有238种野生植物及天鹅、白鹤等156种珍稀动物,其中野生繁衍的750多头 、糜鹿成为世人瞩目的独特风景,2006年6月12日石首因此还被国家林业部正式授予“中 国麋鹿之乡”称号。

绵延45里的桃花山,雄倚长江南岸 ,横跨湘鄂两省, 是洞庭湖平原与江汉平原交汇处的唯一山脉 。其自然风光的清新秀丽、山水相连的天然神韵、苍松翠柏的古朴虬劲 、小桥流水的浑然诗意以及“荆楚第一竹乡”的风土人情和“红色革命”历史的文化底蕴 ,使石首桃花山的风景区成为鄂南大地一个具有独特韵昧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石首物华天宝、珍馐美味享誉中外。笔架鱼肚、七姊妹朝天椒、桃花山鸡蛋被誉为“石首三宝”,享誉海内外。

石首,不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地域环境独特、九曲回肠,更是地肥水美、物产丰富。石首人很会吃,也很会做吃的,有许多特色美食小吃。

石首,最出名的美食要数笔架鱼肚了。笔架鱼肚是对鮰鱼鱼肚的特有称呼,早在宋代即被列为朝贡极品,现为访亲问友的珍贵礼品。笔架鱼肚吃起来松软香甜、入口即化,易于吸收.富含高级胶原蛋白、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没啥好吃的,最快乐的莫过于吃酒席,酒席上的第一道菜、也是最重要的一道菜就是头菜,石首自古就有无头菜不成席的美誉呢 !此菜以吃鱼不见鱼,鱼含肉味,肉有鱼香,清香滑嫩,入口即溶,老少皆宜。

石首的特色小吃也有很多,我和爱人都喜欢吃家乡的团子,团子的外表白白圆圆,预示着团圆、美满,里面包的主要材料是胡萝卜、腊肉、腊豆腐,口味有些辣,味道极好,是石首人超爱的美食。而我最爱吃的要数干煸刁子鱼了,刁子鱼因其刺小而多、且肉薄,食用起来也不方便,外省似乎并不招待见。但干煸刁子鱼在好吃的石首人这里反倒成了人见人爱的经典菜,。是小酌下酒必备菜品。

当然,石首的风味特色美食还有很多不胜枚举。每次回到家乡石首,总会带上一大推爱吃的家乡特产——土鸡蛋、芦笋、团子、糍粑 、苕皮子 ,直到箱子装不下了才罢手。在家乡的时候不觉得这些家乡的风味小吃有多么好吃,但在外漂泊久了就特别想吃家乡的美食,后来才明白我们心心念念的其实就是家乡的味道,记住了家乡的味道,家乡就永远在心里装着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石首人常被外地人称为“九头鸟”,意思是聪明能干有心计、从来不吃亏。由于头脑灵活,石首人在外地打工总能混个一官半职,管着一拨人却不太乐意被人管。有人说石首人的聪明灵活跟爱吃鱼有关,石首地方不大却地处两湖平原之间(古时候属云梦大泽),北依荆江南倚洞庭,被大江大湖包围着,典型的鱼米之乡啊!至于石首人的聪明是不是跟喜欢吃鱼有关,没有考证过。也有人说石首人聪明、有心计、鬼点子多跟近水不无关系。石首多水,水之灵动易变的特点深深影响着石首人。于是,在外地人眼里石首人灵活善变的性格很难驾驭。

当然,用“九头鸟”来比喻石首人聪明、头脑灵活、心眼多,这或许只是一个侧面,石首人最大的性格特征还是体现在恋家,爱乡土上,石首人不管在哪里,家人、家乡在他心里永远是第一位的,正所谓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梦里最深处装着的始终都是可亲的家人、可爱的家乡!

石首人得到“九头鸟”这样的雅号,肯定不是空穴来风。有人说是因为“大江大湖”的浩荡气势,造就了石首人精于算计的浓厚的江湖气质,自然就容易给外地人留下桀骜不驯的的印象。这个带点“彪悍”的江湖习性,淋漓尽致地体现在石首人爱喝早酒上,石首人称之为过早,就是一大清早到小馆子喝酒,而且是高纯度的白酒。石首人喝早酒不用太多人作陪,一两个朋友就够了,哪怕只有自己一个人喝,面前摆几碟卤菜兰花豌豆什么的都能喝得津津有味。

外地人应该都只听说过喝早茶,却很少听说喝早酒吧?石首人爱喝酒,我想,这或许跟石首悠久的酿酒历史有关。

我的家乡,石首酿酒历史悠久,酒文化积淀深厚,可追溯到3000年前的商代。在石首市桃花山镇九佛岗村考古发现,距地表3米以下的土层中,是3000年以前的商代遗址。经发掘,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铜器,特别是其中的青铜觚、青铜鎛(存市博物馆),据考证为湖北省已知出土最早的商代贵族酒器。

到了明清时期,石首酿酒业已十分繁盛,绣林、新厂等集镇均兴建槽坊,处处酒旗招展,酒坊林立,酒香缭绕。集镇上多为专业或兼营槽坊,雇有师傅和帮工长年生产,俗称大作;乡村则多为临时作坊周期性生产,俗称小作。但此间的槽坊多为手工操作,品种单一。

石首,最有名的白酒要数绣林玉液酒了。绣林玉液得名于东汉末年,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迎娶孙夫人于阳歧山(今石首市绣林山),品酒称赞:“真乃锦绣如林,琼浆玉液也。”绣林山、玉液酒,因此得名。绣林玉液采用古老的清蒸酿造工艺,在石首特有的温润气候条件下,选择酿酒微生物群进行发酵,利用土壤中独特的微量元素,形成了得天独厚的酿酒条件,经陶缸陈酿,使生产出的绣林玉液白酒香气悠久、甘美醇厚、入喉净爽不上头。至民国时期,绣林玉液沿长江黄金水道,上入川至重庆、泸州、成都,下经武汉、南京、杭州、上海,先后在各地设立商号。

枫林酒业作为石首酒业的后起之秀,近几年在外界已经展露头角,成为了石首酒业的龙头老大。枫林酒业有限公司始创于1951年,本着为弘扬石首白酒文化,续写当年“秀林”美酒神话,焕发传统品牌的青春活力,于2008年在石首投资兴建的健康白酒生产企业。在原有的品牌基础上先后开发了毛铺苦荞酒、大团圆酒、枫林玛咖酒等多个畅销省内外的优秀产品,并投入重资、精心打造了具有石首特色的新品白酒“绣林陶藏系列”,不仅斩获多项大奖,而且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信,石首枫林酒业将成为石首的一张亮丽的名片为世界所熟知。

石首,是一座不大却环境优美的山水园林宜居城市,虽然她比不了北上广深这样国际大都市的繁华,但同样以她独有的地域特色的美,让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游子惦念、骄傲、自豪!

随着年岁的增大,恋乡之情与日俱增,许久未回乡的我在2020年的春节前回了一趟石首,原本计划多走走多看看的,恰遇新冠疫情,只在家乡呆了几天就匆匆作别了。即便如此还是能深切感受到——石首,城乡的发展变化是如此之大之快,让我有一种目不暇接的欣慰之感。无论洪荒悲怆,还是春风浩荡,都已是昨日的故事。时代的巨轮总是不断向前行驶,历史的长河后浪推前浪滚滚向前流淌,一个更加美丽的石首,还得由石首人去继续书写。


初稿于2020年11月1日


作者简介:

毕仁美,笔名楚子,湖北石首东升人,现定居深圳。自由撰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已发表各类文学作品一百万多字,现专注于生态文学写作,其中小说《白鹤滩》曾荣获第二届全国大鹏生态文学奖一等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61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020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078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040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154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265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98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07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491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95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970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654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272评论 3 31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8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223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815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852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