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重拾阅读习惯已经好几个月了,原本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每天看书1个小时,看完1个小时就收工,不超时不勉强。和去年每天动辄2、3个小时的阅读时间相比,1个小时已经非常宽松了。
结果是,工作日或许尚且可以做到,但到了周末,实在是太难了。到了周末,自制力就是脱了缰的野马,想让自己拿起书那简直是痴人说梦。如此这般好几个星期,决定放弃周末阅读的目标,改为工作日阅读1.5小时,这样周末就算不看,也能实现每周看书7小时的大目标。
结果,哪怕只是半个小时,大脑也是抗拒的,时而可以做到,时而不可以,而这之间的比例大约维持在1:4,一个礼拜能做到两次就能说优秀了。
仍然不想放弃一周阅读满7小时的目标,再次调整了目标,那就工作日看正经书,周末就看看任何自己想看的不那么正经的书,至少不用正儿八经的坐在桌前边看边做笔记,还要归纳总结憋出一篇读书笔记来。
昨天抱着这样的目标跟着老公回了家,虽然一开始启动也有点难度,但不得不说,只要开始看了,就算存在无数个干扰源也没能阻止自己一路看下去。甚至到了晚上,捧着ipad看到了凌晨也丝毫不觉困倦。
所以哪是什么看书难,只是看正经书难而已。为什么呢?或许是因为看闲书的过程本身,已经是一种最大的回报了。随着情节的起伏,情绪也跟着喜怒哀乐的变换。而正经书又怎么有这种功效呢?
或许想办法让看正经书的过程,也多些类似这样的愉悦感,也能进入欲罢不能的状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