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三年级数学课
1.预习很重要。预习分为课前预习和课上预习。如果是课前预习可以发放导学案,如果是课上预习,不发放导学案的话,也要向学生出示预习目标,让学生知道预习的目的是什么?比如问题一:角用什么单位来计量?问题二:一度是多少?问题三:量角的步骤分别是什么?问题四:如何画角?此处也可以将每一个步骤用填空题的形式呈现。比如量角的步骤:1.( )和( )重合,也叫两点重合。2.( )和( )重合,也叫边线重合。3.看度数。4.标符号、写度数。只要是需要学生预习,就一定要想学生说明预习的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去预习,才会事半功倍。
同时,预习时一定要巡视全班同学,通过巡视可以掌握预习效果和同学们遇到的难点,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同时也可纠正那些没有预习或者走神的同学。
2. 没有渗透数学思想。教材中明确写着:前面用要1cm的线段计量线段的长度,用1平方里面的小正方形计量长方形的面积。我猜,可以用三角板上的角来计量角的大小。这就是类推的数学思想。同时教会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现在的问题,用现有的工具测量图形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教会一个公式一个算法,还要注重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3. 站在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在量角的时候,如何选择读里圈的数还是外圈的数,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可以抛给同学们去讨论一下。一定会得出不一样的方法。这个问题研究透彻了,后面的画角就会省很多力气。
4. 严格要求学生画图规范。首先教师要演示画图步骤,请同学们跟着一起做。其次,要求必须用铅笔作图。
二、听三年级老师语文课
1.张老师运用了分小组进行加分的方式上课,全班按照座位分了三组,每个回答对问题的同学都可以加到基础分和附加分,回答错的同学只有基础分。当老师运用这个方法正式上课时,班里的纪律立刻好了起来,同学们都规范坐姿,认真回应老师,积极回答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同学用小组加分的方式是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
2.三年级语文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本节课老师虽然在上课的中间有少部分涉及到了朗读的感情引导,但是没有全篇的阅读指导和范文,学生们齐读课文效果不好。
3.感受作者愉快的心情时,让学生来表演一下,是一个很有创意的设计,这样就让同学们学会了通过文字表述体会作者的情感。
4.整节课有价值的提问太少,老师的自问自答比较多,包括本单元的重难点,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都是老师直接引导,没有给学生机会去试一下,分享一下,可见对学生的不信任和对自己把控课堂能力的怀疑。
三、听三年级语文课
1.导入环节分别分析了春天的雨、夏天的雨,用了五分钟的时间,时间过长。
2.带着问题去读课文非常好,但是事情太多了。1.总结秋天的雨是什么样的?2.标段落3.用横线画词语4.用圆圈画词语。导致学生注意力都在用什么形状画什么词语上了,忽略了第一个问题。
3.听范读是很好的,建议多听一遍,让学生小声跟着读。
4.用了大部分的时间讲解生字,写字和识字部分都精讲,涉及面太广。讲生字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书写,可是本节课学生一个字都没写过,失去了讲生字的意义。而且占用了理解课文的时间,本节课没有完成教学目标,没有带领同学们初步理解课文,总结出秋天的雨的样子以及文章的写作结构。
5.本节课老师在唱独角戏,几乎全程没有互动,没有提问,部分同学回应老师组的词语也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老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讲字型、结构、组词,有没有考虑过这一节课的效率?学生能学到多少?这一节课讲得内容有多少是学生本来就会的,有多少是讲了也没有记住的?还是要参考金字塔学习理论。这样讲课,2课时完不成教学任务。就算4课时完成,效果也不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