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损失
对于任何公司,“损失”,抑或是任何对公司有负面影响的事件,都是避之唯恐不及的,甚至在说起“风险”时,“损失”已近乎成为与其等价的代名词(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提到,“下行风险”(downside risk)更符合人们对于“损失”的定义)。“损失”与“风险”不同之处在于,损失的影响是确定性的,与之相关的风险事件通常已经完结;而风险是不确定的,某件事的风险通常是正反两面的,收益与损失均有可能发生。风险就像“薛定谔的猫”中的实验一样,如果永远不打开装有猫的盒子(事件未完结),我们将永远无法确定猫的生死;但当我们一旦观测盒中的结果,猫的生死则一目了然(收益或损失已确定)。
今天的主题是“拥抱损失”,既然损失是负面的,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去“拥抱”呢?仅仅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损失成因及结果么?又或者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其实都不完全是。我在这里有一个大胆的推测:或许“损失”才是一家公司最为宝贵的财富。
我们先不忙解释为什么损失是“财富”。想要了解“损失”到底是什么,不能只看财务账上的数据,而是需要进一步去挖掘损失的“基本面”是什么,同时需要代入日常的工作场景中去解释“基本面”的含义。本期我们再重温一下损失的两个基本要素:损失发生频率与影响程度。这两个要素并没有严格的官方定义,具体衡量标准各家公司也各不相同。损失发生频率一般是指在某段时间内,某类事件/行为发生确切损失的次数;影响程度一般指损失造成实际影响的严重性,严重性的区分一般按照公司目前的业务结构,组织架构,人员数量等因素确定。通常来讲,按照这两个要素对损失进行分类,一般分为“低频低损、低频高损、高频低损、高频高损”四种类别。写到这里大部分读者可能准备洗洗睡了(又来讲概念),但是实际上这四个类别并不复杂。其中“低频低损”事件,即很少发生又对公司没什么影响的事件,管理人员基本上不会花费精力关注,一般仅做些许提示(口头上的),比如非重要文件中的错别字,例行工作中的偶尔小差错等等。而“高频高损”事件,即经常发生且对公司影响较大的事件,在现实中很难见到。在这里需提示一点,发生频率的时间跨度一般都较长,笔者认为应至少在一年以上(时间跨度过短难以说明是偶然现象还是管理中存在的缺陷),甚至更长,例如一个完整的经济或经营周期。因此如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频繁发生重大损失,相信没有一家公司能扛得住如此连续的巨大冲击,绝大多数公司将很有可能走向破产。而对于已经或者濒临破产的公司,分析损失已经不是首要任务了,反而有点画蛇添足。所以,我们真正需要聚焦的损失,是“低频高损”与“高频低损”的事件。
之所以想要写关于“损失”的系列话题,并不是想要介绍究竟该如何识别、应对、回溯分析。因为笔者经过这几年的观察分析,认为“损失”是由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市场地位、所处的经济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这些因素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损失种类、严重程度、发生频率均在时刻改变,且这些改变又会作用到对因素的影响中,由此因果循环。所以或许我们可以尝试由更为“宏观”的角度去理解损失,与损失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