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下午14:35-15:15
示范课执教老师蔡爽老师引用了历史上著名的杠杆、滑轮示例的应用作为课堂引入,衔接到自身的生活问题的疑惑,邀请学生帮助老师利用滑轮的的 知识制作出一个可以升降的晾衣架,在之后的所有问题都围绕升降晾衣架问题出发,帮助学生梳理巩固以下重难点知识点:
1、利用动滑轮可以节约体力,但是无法省工,沿竖直方向的拉力最小;
2、利用定滑轮可以方便的改变受力方向,沿任何方向的拉力都相等;
3、既改变动力的方向,又改变动力的大小,那就需要将动滑轮和定滑轮结合在一起组成滑轮组;
4、滑轮组提升物体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
(在此过程,学生自行进行课前基础回顾,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教师主导过程。)
并且巩固了学生的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中应该缓慢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2、同一组滑轮组提升物体时,被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大,但不能达到100%;
带领学生分析了理论机械效率和实际机械效率的误差原因,并总结了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学生学习的很轻松,知识点掌握的很牢固,我们听课的老师受益匪浅:整节课的题目和设计点都是围绕升降晾衣架,层层递进,结合中考节选改编过来,有利于让学生认识中考考点和和题型,提升学生主观题的解析过程思维和规范。在设计题目的时候,从一道题出发,形成不同的问题,问题层层深入,但是题目场景不变,有助于学生寻找各个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脑海中形成这些方法都是解决这一个场景所遇到问题的解题体系,这同知识体系架构的建立同样重要;帮助学生寻找出初中物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将知识简化,达到双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