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是指在疾病过程中,人体阴阳之间失去了正常的平衡协调关系,从而产生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转化、阴阳亡失等病理变化。

阴阳失调是脏腑、经络、气血等相互关系失调,以及气机升降出入关系失调的高度概括,是疾病发生的最基本病机。

阴阳偏盛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偏盛,而另一方不衰的病理变化,见于“邪气盛则实”的实证。

阴阳偏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偏衰的病理变化,见于“精气夺则虚”的虚证。

阴阳互损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由于阴阳的互根互用,从而影响另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

阴阳格拒是指在疾病的过程中,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偏盛至极,由于阴阳的对立制约,从而将另一方格拒于外,形成疾病现象与寒热本质不相一致的病理变化。

阴证和阳证形成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阴证和阳证可以发生相互转化。

阴阳亡失是指在疾病的过程中,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突然大量亡失,导致全身功能严重衰竭而出现生命垂危的病理变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