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婆罗门家庭的悉达多,从小就能和智者一起辩论、参禅、冥想。
父亲对他寄予厚望,母亲以他为傲,他更是婆罗门女儿们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可就是这样,他一点也不开心,他总是感到孤独,每当诵经念咒的时候,他总是充满了悸动和不安。
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于是,他下定决心,去当一名苦行僧。
每日一食一餐,还是生食;他历经了风雨,谨记清规戒律,将自己的灵魂和大自然融为一体。
在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后,他始终初心未改,坚定不移,最终修成正果。
如此艰苦的修行,他是如何坚持下去的呢?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复盘。他之所以是智者,也是因为他会复盘。
为什么说他懂得复盘呢?从他的两次提问中就可以知道答案,一起来看看!
第一问:复盘收获,对比目标
在和朋友乔文达同去为自己和师傅们乞食时,他问:“你认为我们有进步吗?我们实现了目标吗?”
这是在他们作为苦行僧出发不久之后问的,是对这一段时间的收获和出发前的目标进行了对比。
他学会了禅定,学会屏息敛声,学会了忍受饥饿和痛苦,这是他的收获!
而他的目标是超脱自我,达到忘我。所以,他得出了:自己还需要继续学习的结论。
正因为了这次的复盘,他更加坚定了目标,知道自己下一步要走的路,然后带着目标继续出发。
第二问:复盘目标,对比收获
还是在他和乔文达在化斋的路上,他问道:“乔文达,我们走对了路吗?我们离知识近了吗?离解脱近了吗?抑或我们不过是在原地打转—— 我们原本不是要摆脱轮回吗?”
看似在问朋友,其实更多的是自问。
他看到自己的师傅们六十岁、七十岁了,还没有证悟涅槃,开始怀疑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确!
然后,他突然顿悟: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它存在于‘我’中,存在于‘你’中,存在于一切中。
只有不断地去激发求知欲和修习,才能最终修成正果。
有人说:不复盘,不人生。
悉达多之所以能成为智者,是因为他懂得及时总结,及时止损,时时有复盘,事事有复盘。
复盘,是发现问题最好的方式,也是提升能力最快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