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送归魂
文/爱乐
弘治十一年十二月,大明儒将王越在甘州任上逝世。
同年,年仅28岁的他,历经两次名落孙山,终于在这一年考中进士。
时局动荡,君王蒙辱,备受激励的他从小立志精研兵法,报效国家。他把大明第一战神王越当作自己的偶像,幻想有朝一日自己可以手握战神的宝剑统领三军。
终于,他通过了礼部选拔考试,可以名正言顺地施展抱负了。可是,年纪轻轻的他想在朝廷立足谈何容易。初入官场,他只能服从安排,做了工部一个小小的观政(实习生)。
命运作弄,他刚启程,偶像已离世。朝廷选派护送王越灵柩回乡建墓安葬的工部官员,他冲在最前端抢下了这件苦差事。
生不能与偶像促膝畅聊,那就死后护送他最后一程,送王越归浚,为他建最好的陵墓安葬。
护灵队离开都城的时候,同僚相送,冬阳正暖。
出城三十里,行至郊野,风云突变,骤降大雪,四周白茫茫的,看不清方向。他带领护送灵柩的队伍,艰难地行进。
突然,一道炸雷劈开了地面,所有人瞬间被裂缝吞噬,呼救声,撕裂声,乱做一团。
他拼命喊,“保护灵柩,保护灵柩——”
所有的呼喊都被黑暗淹没了,顿时天旋地转……
“云儿,快醒醒,云儿——”他眼皮好沉,依稀听到有人叫“云儿”。云儿是谁?自己是谁?
“御医,我的云儿怎么了?怎么还昏迷不醒呢?”温柔的女声,焦急的撕扯。
“他就是着凉,有点发热,已经吃了退烧药了,王妃,稍安勿躁……”御医小心地解释,他也糊涂了,明明脉象平稳,为什么少年昏迷了两天还不醒。
周围人来人往,一会儿闹哄哄,一会儿静悄悄。
突然,他被人狠狠地踹了一脚,“啊,好疼!”
“云儿,你醒了,吓死母妃了!”美貌女子微肿的眼睛一下子闪光了,她抱紧了他。
他的眼神里写满了不安:母妃?云儿?发生什么了……
“云儿,你烧糊涂了,我是母妃啊!你父王马上就回来了,你别吓我啊……”美貌女子又哭了。
“你一定记错了?麻烦王妃让我离开,我还有公务……”他轻轻推开她,下床准备离开。
“嫱儿,你别着急,云儿没事,”,一个匈奴妆扮的大汉冲进来,一把抱住美貌女子,回头对他说,“云儿,你过来……”
他愣在原地,脑子信息乱窜——
匈奴?王妃?嫱儿?王昭君!
他认真看着美貌女子,果然是史书画卷上的昭君模样。
1600多年前的人,真是活见鬼了!
昏迷前最后的意识,是裂缝里的那道蓝光。再后来了,莫名其妙地被人一脚踹到这里,那人到底是谁?
他在人群中搜索,毫不意外发现了那道蓝光,顺着蓝光一路追去,他看到一个道观。他来不及思考,为什么西汉会有道教,为什么匈奴会有道观,直觉告诉他,这里有他要追问的答案。
进入道观,跟着蓝光闪进最里面的一间房。
“云儿,我送你去见的人,你见到了吧?”一个须发全白的道人微笑着看向他。
“你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是吗?”他看着老道人的眼睛,确定了自己的猜测,“是你把我带到这里的,你需要我做什么?”
“我需要你把昭君护送回故乡,让她的灵魂不再漂泊。”老道人眼中有光。
“为什么是我?他现在是匈奴王妃,我怎么送,抢人吗?”他不淡定了。
“云儿,你看铜镜里是谁。”老道人让他看墙壁上的铜镜。
铜镜里是一个灵堂,跪在棺木前面的是——他自己。遗像上赫然就是王昭君。
“死了?我出门她就死了?”云儿不信。
“她死了,1600年前就死了。活着的时候,她回不去故乡,死了也没人来接她。
“她日夜思念故乡,幽魂不散,我把她封存在这面铜镜里,等王室宗族后人来引渡她回家,叶落归根。
“终于等到你了,你带好铜镜,护送明妃回乡。路途艰险,还要多保重啊!”老道人随着蓝光消失了。
原来,他就是命中注定的扶柩送魂人,王云。
“云儿,云儿,你的名字会压住你的官运,道长说要改名字,叫‘守仁’,意思就是……”
“我知道,祖父说过,‘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所以我姓王,名守仁……”
“守仁,你的书院起于何地,唤作何名?”
“大伾山顶,朝阳正明,就叫阳明书院吧。”
“正值仲秋佳节,先生不能回乡团聚,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那就写首诗吧∶
《登大伾山诗》
明•王守仁
晓披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
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水穿石甲龙鳞动,日绕峰头佛顶宽。
宫阙五云天北极,高秋更上九霄看。
“先人授意把生前佩剑送给先生,请收下,不要推辞!”
“我梦到过这把宝剑……”
这就是两代文武全才的生死之交,灵魂传承!
艰难风雪里,千里送归魂。
一缕向许昌,一缕归州浚。
同是王室孙,千年同归魂。
良知知善恶,格物须善存。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本故事为实写虚,一位美人,两位贤人。
王昭君,王越,王守仁。
(未完续不续,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