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5岁,如果,生命有幸能行至古来稀的70岁,那么,我已走过人生一半的行程,回望过去的35年,一幕幕似乎就在眼前,叹:时光荏苒、岁月匆匆!
一个普通人,没有星光熠熠,没有可圈可点,甚至连流星划过的那点光亮都不曾被捕捉。但于我而言,更重要的是:生命本身对这个时代深刻的感知,以及,在35年光阴里,形成的刻进骨髓、一世难改的脾气与秉性。
81年收获的金秋时节,4斤7两的我早产在四世同堂的农家小院儿,因身体孱弱,又营养物资短缺,在父母“恐怕养不活”的担心中,在小米汤、玉米糊的喂养中,与生命抗争着一天天成长。
在那个计划生育疯狂的年代,父母冒着被抄家的风险,陆续带来了我生命中的“伴儿”——妹妹和弟弟,身为长女,谦让、宽容、善待他们,成为我的必修课。小学时,怀里搂着咿呀学语的弟弟读课文,妹妹乱涂乱画我写过的生字,委屈地哭过鼻子,再重新写一张;农忙时,我在家做饭、带孩子,7岁学会熬米粥,7岁半学会煮面条,不让弟弟、妹妹饿肚子是父母的嘱托,也是姐姐的责任;教弟弟学骑自行车,重重的凤凰“老28”砸在腿上一片淤青,裤腿儿不敢挽起,只怕父母担心……
听过太多奶奶或妈妈说的“你是老大,要让着弟弟、妹妹”、“你是老大,要做榜样”、“你是老大,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许多时候,也感觉很委屈,老大就应该这样吗?然而,随即心又软下来,因为他们是我的亲人,是一辈子的“伴儿”。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忍耐、少言,甚至有些逆来顺受的性格,也许是“坚韧”,因为,无论怎样的事情,即使再难消化的情绪,都会自己说服自己:接受,然后做的更好,用实际行动证明,你会越来越好!
长在农村,对“贫穷”有着实在太深刻的感受,看着父母日复一日的辛劳,看着他们一年年沧桑变老,心,是疼的。而作为一个女孩儿,在无法改变“贫穷”的状况下,唯一能想到的,就是逃离。而逃离,必须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
“走出农村,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成为我小学、中学唯一的学习动力。天生不聪明的我,只有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才能实现自己多年的目标。无数个挑灯夜战的日子,无数个孤单寂寞的日子,无数道习题、无数份试卷,不仅使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更使我坚信这样一个道理:一切好结果,必须,也只能,通过自己踏实、认真的努力来谋求。
从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就是脚踏实地、认真努力,父母从未有过诸如“巧取、捷径、逢迎”等内容的引导,初入社会的当年,甚至是现在的某些时候,面对浮躁的现实,面对某些通过非正常途径获取利益的人,会感叹自己与他们的“差距”,但,无论如何,却做不到那个样子,也许,这就是性格使然。
无论怎样浮躁、浮夸的社会现实,我仍一如既往地相信:每一个脚踏实地、认真努力的人背后,是其善良、真诚、求实、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优秀品格的真实写照。未来社会,无论哪个行业或领域,最后留下的,一定是上面所述的那批人。
以心而行,坚持做自己,坚持自己的做人、做事原则,不随波逐流,不阿谀奉承,将所有的心思放在“事儿”上,以持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为不懈追求的目标。
在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中,我们用自己的脚步丈量,探究生命的意义,力争在这场生命的轮回里,努力做好自己,给世界留下最美好的一面,做一个感恩的、虔诚的时光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