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屏高歌,永昌腾欢,宫前乡中,我们的摇篮……”巍巍响屏山下,涛涛永昌河畔,武则天避暑行宫遗址坡下,有一座和新中国共同成长的乡村中学,那就是我的母校--宫前乡中,我的求学故事就发生在那里。
据校史记载,创办于1956年时期的母校,经历了共和国成长历程中不被重视的伤痛,也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焕发生机,在进入21世纪以来,不断发展,桃李芬芳,成为山区教育的一颗明珠。忆往昔,艰难求学收获多;看今朝,与时俱进人才好。
改革开放那年,我出生在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山的那边还是山,春风吹来的季节,家里分到了几十亩地,家里吃饭问题逐渐得到了解决。哥哥姐姐去村里上学了,我羡慕他们背着的军绿色书包,用缝纫机做的针脚细密,红丝线绣的五角星红艳艳的,真好看!走起路来书包在腰侧一甩一甩的,或者书包挂在脖子后边,偶尔把书包夹在咯吱窝,个别调皮的孩子会把书包顶在头上……不管以那种姿势背着或者拿着、握着宝贝书包,都是满满的幸福感。
最幸福的事是在背上书包以后,书包里还有一套学习用具。用纳鞋底子绳做的厚厚练习本,一个铁皮文具盒,涂着好看的《西游记》电视剧里的图片,文具盒里装上两支带橡皮铅笔,再配上一把削铅笔的小刀,那就完美了。就连睡觉时都不愿让书包离开自己的枕头边,生怕里边的文具不翼而飞。
而我,时刻惦记着哥哥姐姐枕头边的书包和文具。刚拿起笔写个歪歪扭扭的一字,还是被他们发现了……我渴望长大,渴望拥有自己的花书包和像魔术一样神奇的文具。
终于,1986年,我上学了,也如愿以偿背上了一晃一晃的新书包,里边装着我梦寐以求的文具,跟着姐姐来到了离家十多里地的学校。
学校依土坡而建,迎面就是四间窑洞,新建的八间砖瓦房正好把窑洞围起来,形成一个四四方方的小院。方圆几十里地的孩子都在这里上学,大约有一百多个孩子,每天鸡叫头遍,装上两个馒头和一小盒咸菜,就互相吆喝着去学校了,中午学校供应白开水。太阳落山,我们又会和村里的大孩子一起,踩着着夕阳的余晖回到家中,喝上热气腾腾的小米粥。
不知道背烂了几个新书包,磨破了多少双鞋,我们遇到了合村并点办学的好政策,终于在1990年来到了农场联校上五年级。学校是十多间瓦房,可以拿麦子搭伙,一年到头吃不到肉,但终于不用再过吃冷馒就咸菜喝热水的苦日子了,吃完饭后拿到学校对面的小河边洗碗筷;住宿的是窑洞的地铺,阴暗潮湿,也就是在那一年,我们身上生满了虱子。
记忆中,偶尔在学校的小卖部买包五角钱的方便面吃,就是改善生活。对了,两角钱一包的花生米和葵花籽也很好吃。
1991年,我们升入了宫前乡中,这是我们家乡的最高学府,更记录着我的三年求学故事。
宫前乡中的教学楼高大气派,三层高,每层八间教室,可容纳十二个班级,每个班级可坐七、八十个孩子。站在对面的南塘山上,一眼就看到我们母校被镀上一层金色的靓丽身影,远比以平房为主的乡镇府气派得多。
听我们的班主任刘老师讲,1988年以前的宫前乡中办学条件落后,校舍简陋,均为土坯房或砖木结构平房。为适应社会发展,彻底改善办学条件,1989年春,宫前乡党委、政府发动群众集资建校,共投资36.1万元,兴建了三层共三十九间建筑面积为1100平方米的教学楼,并增添了180套课桌凳,顺利实现了一乡一中的规划,在校学生达十二个班,650余人。教师也增至46名。1990年国家、乡政府又投资共13.6万元,购置仪器实现了学校教学仪器达省级二类标准。
我们这届孩子真幸运,在新盖的楼房里学习。
我们确实很幸运,教我们的老师几乎全是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老师,他们用普通话教学,课余时间进行读书、舞蹈和篮球等社团活动。记得“六一”儿童节那天,我们穿着借来的白衬衣黑裤子,表演了一个个歌曲、舞蹈、相声、小品等节目,女老师们也穿着白衬衣黑裤子表演了一个小虎队的舞蹈……我们的手都因为鼓掌而发麻了,还是不停地欢呼鼓掌。
我们跟着年轻的王老师学习英文,唱着外国歌曲,偶尔还能听到录音机里的泛读,感觉真好。
教室里也终于有了明亮的电灯,不用再像小学那样点蜡烛或者煤油灯了。
也有忧愁的地方,那就是住宿和吃饭。
我们住的是大通铺,一间瓦房里两排由砖砌成的矮墙上担上床板,我们铺上被褥,比起打地铺好了许多。但因为寝室少,我们睡觉时需要人挨着人睡,晚上不敢翻身,冬天更不能脱衣服,冰冷的被窝暖和了,又该起床了。早上起来,放在瓷碗里专门用来洗脸的水,早已冻上了一层薄冰,手伸进去,迅速蘸一下,往脸蛋上一抹,就算是洗脸了。
那三年冬天,很多孩子的脖子是黑的,手脚冻烂化脓,星期天回家的第一件事是用热水好好洗洗手脸,再用辣椒茄子枝熬制的汁水泡脚治冻伤。
伙上就餐的孩子多,下课晚了两分钟,或者排到了后边,往往就没饭了。因此,我们一星期来学校时,都会背上十多个大白馒头,带上一大瓶咸菜,或者炒豆芽、土豆,腌制的萝卜条、酸白菜,当然还有最爱的辣椒酱。吃饭时,两三个人一组,一人排队、一人拿碗,再蹲在一起交换着吃菜,一顿饭也吃得有滋有味。
那时候的条件很艰苦,我们学习尽头很足……
1995年,我考入了豫西师范。
1998年,我回到了曾经的母校农场联校教书,曾经上小学一到四年级的母校,已经成为了村委所在地。
2002年,我来到了宫前乡中任教,亲眼目睹了母校的巨大变化。
2003年5月,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又拔付扶贫开发款项27万元,为乡中兴建了三层共30间建筑面积为690平方米的办公实验楼。2005年,随着国家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国家又先后投资25万元、15万元,为乡中兴建了共32间建筑面积为65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2005年国家远程教育项目启动,共投资12万元为乡中装配了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光盘播放和卫星收视设施,从而使学校的教学与现代技术接了轨。在此期间,上级又发付专款20余万元,新建了标准化的学生餐厅,投资8万元,硬化了篮球场地,新建了师生厕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落实,宫前乡中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硬件设施得到更新,仪器、实验室、图书室等九大功能室高标准配置,为山区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近年来,学校抢抓机遇,在各级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建设变化巨大:2008年两层二十间的学生公寓楼建成与十间宿舍改造完工,彻底改变了师生在学校的生活条件。2012年三层三十六间的综合办公楼建成投入使用,使教师的办公条件、学校各功能室、行政办公室大为改观。2013年二百六十七平方米的学生标准化餐厅建成使用,彻底改变了过去落后的就餐条件。2013年上级投资教学楼装修改造、操场硬化及师生厕所改造工程,使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校目前办学条件优越、教学设施先进,占地面1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6502平方米,目前拥有教学楼、综合办公楼、标准化餐厅、学生公寓楼与设施,配备有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阅览室、计算机室、多功能教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器材室等功能室,教学仪器、器材配备均达省级一类标准,所有教室全部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并实现了“班班通”网络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