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变迁

“响屏高歌,永昌腾欢,宫前乡中,我们的摇篮……”巍巍响屏山下,涛涛永昌河畔,武则天避暑行宫遗址坡下,有一座和新中国共同成长的乡村中学,那就是我的母校--宫前乡中,我的求学故事就发生在那里。

据校史记载,创办于1956年时期的母校,经历了共和国成长历程中不被重视的伤痛,也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焕发生机,在进入21世纪以来,不断发展,桃李芬芳,成为山区教育的一颗明珠。忆往昔,艰难求学收获多;看今朝,与时俱进人才好。

改革开放那年,我出生在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山的那边还是山,春风吹来的季节,家里分到了几十亩地,家里吃饭问题逐渐得到了解决。哥哥姐姐去村里上学了,我羡慕他们背着的军绿色书包,用缝纫机做的针脚细密,红丝线绣的五角星红艳艳的,真好看!走起路来书包在腰侧一甩一甩的,或者书包挂在脖子后边,偶尔把书包夹在咯吱窝,个别调皮的孩子会把书包顶在头上……不管以那种姿势背着或者拿着、握着宝贝书包,都是满满的幸福感。

最幸福的事是在背上书包以后,书包里还有一套学习用具。用纳鞋底子绳做的厚厚练习本,一个铁皮文具盒,涂着好看的《西游记》电视剧里的图片,文具盒里装上两支带橡皮铅笔,再配上一把削铅笔的小刀,那就完美了。就连睡觉时都不愿让书包离开自己的枕头边,生怕里边的文具不翼而飞。

而我,时刻惦记着哥哥姐姐枕头边的书包和文具。刚拿起笔写个歪歪扭扭的一字,还是被他们发现了……我渴望长大,渴望拥有自己的花书包和像魔术一样神奇的文具。

终于,1986年,我上学了,也如愿以偿背上了一晃一晃的新书包,里边装着我梦寐以求的文具,跟着姐姐来到了离家十多里地的学校。

学校依土坡而建,迎面就是四间窑洞,新建的八间砖瓦房正好把窑洞围起来,形成一个四四方方的小院。方圆几十里地的孩子都在这里上学,大约有一百多个孩子,每天鸡叫头遍,装上两个馒头和一小盒咸菜,就互相吆喝着去学校了,中午学校供应白开水。太阳落山,我们又会和村里的大孩子一起,踩着着夕阳的余晖回到家中,喝上热气腾腾的小米粥。

不知道背烂了几个新书包,磨破了多少双鞋,我们遇到了合村并点办学的好政策,终于在1990年来到了农场联校上五年级。学校是十多间瓦房,可以拿麦子搭伙,一年到头吃不到肉,但终于不用再过吃冷馒就咸菜喝热水的苦日子了,吃完饭后拿到学校对面的小河边洗碗筷;住宿的是窑洞的地铺,阴暗潮湿,也就是在那一年,我们身上生满了虱子。

记忆中,偶尔在学校的小卖部买包五角钱的方便面吃,就是改善生活。对了,两角钱一包的花生米和葵花籽也很好吃。

1991年,我们升入了宫前乡中,这是我们家乡的最高学府,更记录着我的三年求学故事。

宫前乡中的教学楼高大气派,三层高,每层八间教室,可容纳十二个班级,每个班级可坐七、八十个孩子。站在对面的南塘山上,一眼就看到我们母校被镀上一层金色的靓丽身影,远比以平房为主的乡镇府气派得多。

听我们的班主任刘老师讲,1988年以前的宫前乡中办学条件落后,校舍简陋,均为土坯房或砖木结构平房。为适应社会发展,彻底改善办学条件,1989年春,宫前乡党委、政府发动群众集资建校,共投资36.1万元,兴建了三层共三十九间建筑面积为1100平方米的教学楼,并增添了180套课桌凳,顺利实现了一乡一中的规划,在校学生达十二个班,650余人。教师也增至46名。1990年国家、乡政府又投资共13.6万元,购置仪器实现了学校教学仪器达省级二类标准。

我们这届孩子真幸运,在新盖的楼房里学习。

我们确实很幸运,教我们的老师几乎全是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老师,他们用普通话教学,课余时间进行读书、舞蹈和篮球等社团活动。记得“六一”儿童节那天,我们穿着借来的白衬衣黑裤子,表演了一个个歌曲、舞蹈、相声、小品等节目,女老师们也穿着白衬衣黑裤子表演了一个小虎队的舞蹈……我们的手都因为鼓掌而发麻了,还是不停地欢呼鼓掌。

我们跟着年轻的王老师学习英文,唱着外国歌曲,偶尔还能听到录音机里的泛读,感觉真好。

教室里也终于有了明亮的电灯,不用再像小学那样点蜡烛或者煤油灯了。

也有忧愁的地方,那就是住宿和吃饭。

我们住的是大通铺,一间瓦房里两排由砖砌成的矮墙上担上床板,我们铺上被褥,比起打地铺好了许多。但因为寝室少,我们睡觉时需要人挨着人睡,晚上不敢翻身,冬天更不能脱衣服,冰冷的被窝暖和了,又该起床了。早上起来,放在瓷碗里专门用来洗脸的水,早已冻上了一层薄冰,手伸进去,迅速蘸一下,往脸蛋上一抹,就算是洗脸了。

那三年冬天,很多孩子的脖子是黑的,手脚冻烂化脓,星期天回家的第一件事是用热水好好洗洗手脸,再用辣椒茄子枝熬制的汁水泡脚治冻伤。

伙上就餐的孩子多,下课晚了两分钟,或者排到了后边,往往就没饭了。因此,我们一星期来学校时,都会背上十多个大白馒头,带上一大瓶咸菜,或者炒豆芽、土豆,腌制的萝卜条、酸白菜,当然还有最爱的辣椒酱。吃饭时,两三个人一组,一人排队、一人拿碗,再蹲在一起交换着吃菜,一顿饭也吃得有滋有味。

那时候的条件很艰苦,我们学习尽头很足……

1995年,我考入了豫西师范。

1998年,我回到了曾经的母校农场联校教书,曾经上小学一到四年级的母校,已经成为了村委所在地。

2002年,我来到了宫前乡中任教,亲眼目睹了母校的巨大变化。

2003年5月,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又拔付扶贫开发款项27万元,为乡中兴建了三层共30间建筑面积为690平方米的办公实验楼。2005年,随着国家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国家又先后投资25万元、15万元,为乡中兴建了共32间建筑面积为65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2005年国家远程教育项目启动,共投资12万元为乡中装配了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光盘播放和卫星收视设施,从而使学校的教学与现代技术接了轨。在此期间,上级又发付专款20余万元,新建了标准化的学生餐厅,投资8万元,硬化了篮球场地,新建了师生厕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落实,宫前乡中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硬件设施得到更新,仪器、实验室、图书室等九大功能室高标准配置,为山区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近年来,学校抢抓机遇,在各级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建设变化巨大:2008年两层二十间的学生公寓楼建成与十间宿舍改造完工,彻底改变了师生在学校的生活条件。2012年三层三十六间的综合办公楼建成投入使用,使教师的办公条件、学校各功能室、行政办公室大为改观。2013年二百六十七平方米的学生标准化餐厅建成使用,彻底改变了过去落后的就餐条件。2013年上级投资教学楼装修改造、操场硬化及师生厕所改造工程,使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校目前办学条件优越、教学设施先进,占地面1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6502平方米,目前拥有教学楼、综合办公楼、标准化餐厅、学生公寓楼与设施,配备有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阅览室、计算机室、多功能教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器材室等功能室,教学仪器、器材配备均达省级一类标准,所有教室全部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并实现了“班班通”网络化教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539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911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337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723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795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62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4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508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54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4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04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04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36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5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5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37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92评论 2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