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雅的发泄愤怒
愤怒是什么
愤怒,它是人在受到外界刺激后作出的应激反应。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有愤怒的情绪,是因为我们看到或者受到我们不希望的事件的刺激所导致的。也就是我遇到了让我非常非常不舒服的事情。
这里面提到的愤怒,指的是外界的人或者事情,是主谋,是导致我们愤怒的主要原因。而更深入的去思考和解读一下。会发现,导致我们愤怒的不是外界,而是我们内心强烈的“我喜欢”“我不喜欢”、“我想要”、“我不想要”
外界只是一个导火索,一个引子。他是踩地雷的,而真正的地雷,在内心中,是特别在意的那个点和事情。一旦触碰,自我保护就会燃起愤怒来向外攻击。
愤怒可以分为好的和坏的么
愤怒也有好的愤怒和坏的愤怒,有时好的,对你有利的愤怒是必须的。好的愤怒,直接捍卫了你的个人空间,并最终阻止了一个好的关系向坏的方向发展,坏的愤怒不仅做不到这一点,它还会增加彼此的攻击行为。
这里特别区分好的愤怒和坏的愤怒,这与我们平时对于“愤怒”这种情绪的印象不同。区分好坏,也就是说,愤怒无好也无坏,他只是一种情绪,真正的好坏在于他所引发的后果。如果你的愤怒让自己和别人或者事件好转,就是好的,如果反之就是坏的。
很多妈妈都喜欢“忍”,如果你真的不在意,默不作声就忍过去了,以后也不会再惦记。也不会把自己满腔的怒火转移到孩子身上,那你就忍,这也是度量大和功德一件。如果你不能忍,那就尽量让你的愤怒变成一个好的愤怒,克制而有条理的去捍卫你想保护的。
前几天跟婆婆发生点不愉快,因为她总是把我做的吃的,小作品,写的做的东西,不经过我的允许就扔掉。只要是她觉得不好不喜欢的全扔。很多次我都找不到自己的东西。我一直忍着,后来发现,她会变本加厉的操控你的生活,因为你给了她权利,这不是她的错。所以上次她把我在黑板上写的关于儿童大运动的一篇记录全擦掉了。我就很严肃的跟她提出,以后我的东西不要随意的扔掉,尊重彼此的生活空间,如果要动彼此的东西要提前说一声。虽然当时我心尖都在颤抖,好生气,但是没有失控也没有大声,只是表达我的观点。这个结局就是,同一屋檐下,我们区分好彼此的隐私空间和时间,彼此也都轻松了些。虽然第二天她发动公公大人来打击我,但但是很明显我没有再受到干扰。因为我们很多时候真正在意的是“空间“和“表达诉求”,表达是一种权利,尽管有时候会引发不愉快,但如果你的不表达会引发更长久的不愉快和冲突。那就说明方法不对。我相信你们也在各自的生活工作上有自己的体会,克制的愤怒,并不一定都会引发坏的结果。
好的愤怒,首先针对的必须是导致你愤怒的那个人,其次,是你能用有力的语言清楚的表达你对此事的不满,并且告诉对方你的界限,最后,你还能对此提出要求以及建议。
写上面那个经历的时候还没看到这段笔记,现在看来我做的的确对的。
清楚的表达、界限、建议。是个完整的表述,如果不告诉对方你的界限她下次还会越界,并且这不是她的错。如果没有提意见,有的的时候对方也不知道你想到底想怎么做。所以一个好的愤怒,会让你对这个惹怒你的人表达愤怒,只有这样,你才能捍卫自己的空间,并且愤怒的表达才会有效果。如果这个人惹了你,你不敢对他愤怒,你跑去把愤怒发泄到其他人身上。那么,你发泄得再厉害都没用,因为对象选错了,这种愤怒没有任何意义。
讲个案例,过年期间,那段时间家庭氛围紧张,有天早上起来我心情不好,没表情,婆婆看到了,就很生气,于是她就跟公公说话大声还会挑剔别,公公没处发泄,就开始大声的跟孩子吼,莫名其妙的一直挑剔孩子。这样的事情大概发生了两次。我在旁边很清晰的看到了情绪的流动!妈妈们,你们注意过自己的或者家人莫名的情绪会流动到孩子身上么?
我想说,家里的负面情绪一定会流动到孩子身上,因为他最最弱小,没有反击能力!甚至有时候他都不知道你在发脾气,但是他会学。孩子那次跟爷爷学会了喊,现在我正在弱化处理他的喊,慢慢引引导他不要觉得喊着说,生气的说就更有力度。
当我意识到这些的时候、也是我说,我要做这个家的女主人,我要平衡这些氛围,不让然宝再成为接受负能量的冤大头。虽然现在还没能完全做好,但是自从这样决定之后,家庭庭氛围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当然也因为我做的更多了,不过因为有了这个想法,所以做辛苦的事情时.内心是特别平静的。很小的事,但是从善意开始去改善我和孩子的生活环境。
如果你只是把情绪宣泄了,而没有表达自己的需要,表达自己的界限,这也仅仅是一次情绪的表达而已,这件事以后,对方还是会因为没有明白你的需要而有可能再次惹怒你,又或者你会因为自己没有得到自己所需,而怨恨自己。
单纯宣泄情绪破坏力最大,但是在很愤怒的时候去理性的沟通很不容易,上次我在压抑着愤怒去沟通时,心脏都气的哆嗦,整个脸都涨红了,但是我忍住了,保持了理性沟通不是发泄。
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踢猫效应”,描绘的就是刚才我说的坏的愤怒的传染。
上面提到的孩子接受坏情绪,应该就是踢猫效应。
很多时候,有一些愤怒之所以成为坏的,就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压抑了自己的愤怒。然后把这些压抑抑的愤怒发泄到其他地方。想要把所有不好的愤怒好好的表达出来就需要你慢慢去了解、分析愤怒的原因。
从心理层面看,愤怒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指向自己,一种是指向别人压抑。想哭的时候不哭,想笑的时候不笑,想悲伤的时候非要强颜欢笑!这些都是导致了下一秒的崩塌。强忍不是忍,看透了的忍才能风平浪静。
为什么育儿总是强调育己,为什么总会提到妈妈的情绪稳定关系到孩子的成长,为什么家庭不和睦的家庭受伤的总是孩子。因为孩子就是家庭的盆地,所有不好的都会流下来,尽管每个人都爱孩子,但是忍不住。。这是本能。所以不去压抑自己的情绪,从哪里来就在那里解决掉。这样遭殃的就不是自己的孩子。
愤怒的原因指向自己,通常就是觉得自己不够好,没用,无法改变当下的情况。这个时候会产生强烈的自我攻击和贬低。这种对自己的愤怒很难引起正面的行为,因为自我打击会让人缺乏动力。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阳光三部曲么?当负面情绪出来,可以去做一件随便的小事,比如做一个好看的食物,收拾一个屋子.画个妆,或者任何让你产生成就感的事。
情绪平静下来之后、再理性的分析如何才能改善目前的状况。目前的状况是什么,涉及谁,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分析之后,挑最简单的去做一点点做起来。
指向别人的愤怒,就是上面讲的,问自己他触犯了你哪条界线,怎么沟通,提什么改善建议。主要是找到你生气的点在哪里,而不是就是生气,发通脾气,过几天又生气。
如何解决我们的愤怒
用“温暖表达四步曲”来表达愤怒并解決决问题:
1、描述事实
2、表达观点和感受;
3、说出理由和需求;
4、给出建议或请求
“温暖表达四步曲”,就是用平缓的言语,有效的表达自己的不满,在表达不满的同时,也能给出积极的建议。
有效表达
对于你所感受到的愤怒情绪,你必须要面对它,然后用正确且清晰的话表达出自己的不满、想法和需要,只有这样,你才有力量面对你自己的愤怒,以及面对帯给你愤怒的这个人。这样的你就能把坏的愤怒转变成好的愤怒。
面对,就是接受。哦,我生气了,原因是他做的这件事让我生气,我的生气有正当理由,生气不可耻,我也没必要当圣母。圣母也要会沟通!所以我要沟通一下,以后这种事情不要再发生,好的愤怒就是用有力量的话语,表达自己的不满和需要。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成长。
总结
今天的课程讲的是愤怒,并且教会了你一种表达愤怒的方法叫做:温暖表达四部曲。稍微总结这六天的内容,这六天的课程主要是讲的“情绪”,我们要知道,情绪是没有好坏的,只有情绪背后引发的行为才有好坏,如果你能够好好的接受你的情绪,能够找出恰当的行为让自己的情绪宣泄出来,解决好问题,这样才能够让自己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