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大学毕业之后发誓不想再和英语有任何的关系
2010年选择了市场营销专业,而我爸一直希望我报商务英语专业,毕竟在潮州英语是很吃香的。所以在送到我学校之后直接跑到教务处设法帮我改专业,但是他的愿望落空了。因为要上商务英语,第一个要求是在高中考到一个英语证书,显然我是没有的。
我设图安慰我爸说,在大学我也会好好学习英语的,四级、六级,其他的英语证书我是不会放过的。事实证明,我对我爸的承诺没有兑现,即使很努力的学习英语(自己认为的很努力,就是在考试前一个月努力)也只通过了四级,还考了两次,但是也没有放弃六级、BEC。在考BEC的过程中,早上起床就到图书馆学习,中午吃完饭不休息也直跑图书馆,最后的成绩也不过是B1。
所以,我对自己与英语的关系判了“永远断绝关系”,大不了不去外国旅行。
因为讨厌英语,连美剧都不看,看见外国人向我走来,即使不跑开,都要在心里演习如果他们来问路,我要如何回答他们。
就这样,我选择了第一份工作,显然跟英语无关。期间也考虑过要重新和英语建立美好的关系,但是也只是想想而已。
2017年不得不跟英语重新联系起来
2016年11月结婚。
万万想不到嫁给一个做陶瓷的,更加万万想不到的是他是做出口的。这就奠定一个基础:我需要再次学习英语。
这让我万分的苦恼。我爸也一直催促我学习英语。当时正好看了一篇《一个月让你学习好英语的办法》,我跟他说,你不用担心,英语呢,我一个月就能学会了。显然,我在自我欺骗。
而真正的转折点是在2017年的4月份,客户的到访。到访之前我已经在网上搜寻了许多跟客户聊天的万能句子,比如,How was your journey? I've heard so much about you. Glad to meet you.
而事实证明,这些硬背的句子,加上当时强大的压迫感,面对客户是无法说出来的,只硬挤出了“Hello”.
面对了当天的慌乱和不敢跟客户直接交流,我意识到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应该拼了命的学习英语,为了避免再次面对这样无确定的场景。
以下不是广告,只是我自己的学习的过程。
可能是一个契机,一个姐姐告诉我,可以到沪江学习英语。狠下心报了一个商务英语的课程。
接下来给自己定了计划:
1.对于直播课,没有特殊情况下,每周上三节课;
2.对于课件课,每天一节。
上了一节直播课之后,信心完全被打败了。老师说话一半听懂,一半靠猜,心里想,难道英语就这样又要放弃了吗?碍于钱的面子上,硬着头皮继续下去。
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
——钱学森
有时候觉得这些名言警句还是挺有用,至少在心灰意冷的时候能作为鸡汤补充一下营养。可能是相信学英语是正确的事情,所以想一直重复这件事。
所以更新了接下来的计划:
1.对于直播课,没有特殊情况下,每周上三节课;
2.对于课件课,每天一节。
3.报读美式音标课程。(在课上,老师一直反复更正我的读音)
4.每天晨读,跟读新概念英语。(这一点没有完全做到,到11月才认真执行)
5.学习语法,并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练习的方法。
到今天,也一直跟着这个计划进行......
这个课程到1月底就完成了。
课件课完成了
直播课也跟着自己的计划进行着
我们认为很重要的背单词
我曾经也信心十足要拿起单词本要背单词,但是最后还是放弃了。
原因
1.太枯燥,所以很容易放弃;
2.背了这一页,忘记下一页,没有坚持的动力。
更正了背单词的计划
1.自己上课时候遇到的生词记在一个本子上,连同句子也记下,这样有利于代入单词,更容易背;
2.在看TED、美剧的时候,觉得有趣的单词、句子也一并记下;
3.平时遇到的不认识的单词也记在本子上。
这个本子随身携带,碎片的时间就拿起来看看。
总结
1.最重要的一点,不再害怕外国人。刚开始上直播课,我很紧张,现在都能很自如地跟老师聊天;
2.读音在慢慢地进步中,通过跟读,也在矫正自己的语音语调;
3.语法任重而道远,有一些跟我们中国人的习惯太不一样的,需要继续的摸索;
4.爱上看美剧,强推《The good doctor》,医疗题材的,没什么,就是男主角甩,哈哈哈哈。
5.深刻地认识到,语言就是用来交流的,要多练,无法一步登天。
现在的自己注重是的学习英语的过程,而不是过去的注重结果。
很期待2018年自己与英语的故事。
或许能在下一年的年底能再跟你讲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