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之前,说一个人心理有问题,好像是在骂人,说他或她是精神病。
现在,人们对心理学的认知逐渐提升,抑郁、焦虑等问题,也成了和天气一样,可以随意谈论的问题。
我们的身体,就像埋藏着无数灵敏的窃听器,在那日夜倾听着心灵的对话。如果你让心受了委屈,就会生出各种的问题。当你的心在暗中哭泣时,很多人却并不自知。只有真正严重到一定程度时,才会想到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生活中,真正接受过心理咨询的人,恐怕还是少数。因此,也许你和我一样,对高大上的心理咨询有各种好奇。
所以,当我偶然间在网上看到《毕淑敏心理咨询手记》一书时,立刻引发了强烈的好奇心,毫不犹豫,就直接下单了。
02
《毕淑敏心理咨询手记》一书的作者,当然是毕淑敏老师了。
毕淑敏老师的经历,在我眼中堪称传奇。
1952年10月,她出生于新疆。
1969年,她从军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
1980年,她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98年,她开始攻读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并取得了硕士学位,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2007年,她以36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2007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4位,引发广泛关注。
她的生命历程,横跨医学、写作、心理学三大领域,取得了耀眼的成就。我对一名作家笔下的心理咨询世界,无限向往,想要一探究竟。
03
《毕淑敏心理咨询手记》是毕淑敏老师作为资深心理咨询师,从业十年的代表作,书中都是真实的心理案例。
在这本书中,她以其细腻的笔触,再现了她亲自经手的多个心理咨询案例。不同于一般的充满专业词汇、让人望而却步的心理学著作,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像读小说似的,很快就能轻松读完。让你觉得,仿佛跟着毕淑敏老师一起亲临了咨询现场一样。
而且,书中还配有对心理咨询及案例涉及的心理疗法的介绍。整本书,引领你一边阅读,一边思考自己的问题,像是进行了一次精神按摩,完成了一次心灵的疗愈之旅。
04
所谓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真正好的心理咨询,是从根本上帮助来访者重新建立对人生的进取态度。
很多人问毕淑敏老师,心理咨询所里面,与病人探讨最多的是什么?到底是凄美的爱情,还是繁重的工作?是复杂的人际关系,还是痛苦的童年经历?
都不是。
探讨最多的,竟然是哲学问题,即“我是谁?我到哪里去?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这三个问题。
毕淑敏老师说,每个人心理问题的根由,都是因为没有彻底弄明白这些问题。一个人若真的弄明白了,具体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因为,根本目标解决了,人就像找到了地基,得到了重生。
所谓心理咨询,就是心理师和来访者一起走过他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使来访者寻找到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些东西,去探索人生和生命的意义。
这样,不但让眼前的问题找到了比较好的出口,而且以后即使风浪再大,他都比较有能力自己去迎接。这就是心理咨询的成功。
05
人是追求目标的动物,必须要有精神的指引,追索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的最终目标是争取幸福。而幸福不是金钱的成就,是灵魂的成就。
关于“我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毕淑敏老师也曾经想了无数个白天和晚上。她终于得到了一个答案,那就是,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我们每一个人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意义!
别人强加给你的意义,无论它多么正确,如果它不曾进入你的心底,它就永远是身外之物。我们从小就被家长、老师灌输过人生意义的答案,但是很少有人把这种外在强加的目标,当成了自己内在认定的目标。
因为,一个人的目标,一定需要他自己经过艰苦的摸索,然后在心底里确定下来,才有不倦追求的强大内在动力。
但是,很多人会说,我没有目标啊。
其实,每个人都早早地确立了一生的目标,因为它原本已经存在于你的内心:从童年经验开始,你所热爱、尊敬、向往、要为之奋斗的东西,其实早已植于心里,只不过被许多世俗的东西、繁华的世界所影响,甚至被遮蔽了。
这时,你需要安静下来,去探寻自己的内心,寻找你独一无二的天命。
愿你我都能早日找到人生目标,踏上实现人生目标的英雄之旅。
唯其如此,才能拥有圆满、幸福的人生。
【无戒365训练营第15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