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评
旨义:主要目的和意图,用意的意思。
即:读时划记重点,要考的!
1.是梦记,十二支是有意图的,请细查。2.戒妄动风月之情;3.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以避歧途嫌疑。
不唐突朝廷,敬畏心存之。一概写“闺秀”,风尘之中无有可叙,儿时倒是有一些趣事值得记一记。当年那些小小的女孩子,行止见识竟然如此重要?
后备七律是尤其要划记的,这才是“旨义”!
人生本虚空,凭什么苦苦奔忙?何苦奔忙?即使盛席华筵也终究是要散场的。千般悲喜均幻境,一梦古今总荒唐。枉费了情痴恨海、红袖啼痕!这字字都是血凝结的,十年功夫辛苦写就!
最后一行,此书立意本旨,梦幻两字!
怀“闺秀”有此等“怀”法?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白话)虚构?不是!
僧道之理倒是真!
所读是周汝昌汇校版,痴忠愚遵到错别字还原,以此证明这是曹之原始。姑且不论他是不是真用了前人之本做基础,“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真分得清哪是最后定版?对巨著崇拜,可敬;以如此方式致敬并花了兄弟俩各一辈子立学说,谈不上存疑,我不能理解罢了。(点睛,非得用点晴;一段故事,非得一叚故事。并说,正版如此。)
第一回引子
1.“引子”部分,与“凡例”,若即若离。前有“古今一梦尽荒唐”,此有“满纸荒唐言”;前有“情痴抱恨长”,此有“都云作者痴”;前有“字字看来皆是血”,此有“一把辛酸泪”;前有“十年辛苦不寻常”,此有“谁解其中味”。并且,又有一通“非讪谤君相,非风月笔墨”之自作保证,又不厌其烦地宣称单为“几个异样的女子”“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立传!如此叠影,令人几疑非出同一人之笔。
凡例说假语村言,此处却又极言“实录其事,非假拟妄称”。
凡例拟作者自称“锦衣纨绔一时,无成潦倒半生”。此处则告顽石红尘一劫,请人将前后之事书以“神传”。生怕“涉于世态”落“怨世骂时”之罪,却自公布作者——空空道人(情僧)、吴玉峰、孔梅溪、曹雪芹、脂砚斋一干姓名赫赫实录。(可怜多少考证作者大人,最后实际是把考证者自己考进了迷宫。)
总觉得有抄阅评注者擅自参与的影子,或是因我愚钝看不出其中奥妙。
2.荒唐故事出自天外!出自远远远远古,出自“无稽”之处,不必舍己穷作“考证”!
3.此系“石”书!女娲氏所遗之石,注意,“女”娲氏也。
4.石也玉,玉也石,身前身后事也。而且,顽石成玉,又玉归顽石,起点就是终点,终点就是起点。
5.初露佛、道格局
炽痴入红尘,贪望“富贵场中、温柔乡里一享”,却忘“美中不足、好事多磨”,“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英之族,花锦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终究是度劫,劫后还终归原来,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6.初露“双勾”笔法,“一僧一道”——茫茫大士、渺渺真人……
此文章版权为河柳老师所有,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