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与救赎 ——《水形物语》影评

     作为今年奥斯卡的最大赢家,《水形物语》糅合了奇幻、谍战、爱情等元素,给观众呈现了一个浪漫、感伤并具有神秘色彩的童话。它与爱有关,与孤独有关,与同情有关,也与人性有关。

     电影的色调复古而阴暗。从电影的开场:悬挂着的灯幽幽地发着微弱的光,底下涌动着暗绿色的海水,整个布景也显得黯淡、陈旧、有年代感,女主角伊留莎最初一直身穿着暗色的衣服,无论是家中的浴袍,还是工作时的工作服。影片的色调主要呈现蓝色和绿色,伊留莎的世界主要是深蓝色、浅绿色和青色,怪物的皮肤和打在它身上的光是明亮的钢青色,随着两个角色感情逐渐亲密,他们周围的灯光也变成温暖的金红色。单纯的色调烘托了电影的气氛,控制着故事的节奏并反应着角色的心理活动与情感变化。

      影片讲述一名在政府机密实验室做清洁工的哑女伊留莎遇到被作为研究对象囚禁在实验室的人鱼并与他相爱的故事。无疑,这是个童话——人与异类的恋爱。与此类似的电影有《剪刀手爱德华》,可与前者相比,后者更加神秘,包含的元素更加丰富。

      片中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除了哑女伊留莎,还有与丈夫感情生疏并因肤色受歧视的黑大姐泽尔达、爱慕馅饼店的同性伙计却被拒绝的老画家、看似强大实则命运不由自己主宰的理查德、作为科学家无法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研究而作为间谍却不被信任的迪米特里,当然,还有背囚禁和虐待的特殊物种人鱼。如老画家所说,每个人都很孤独。他们中的一些人相互救赎,如人鱼和伊留莎;一些人互相温暖,如伊留莎与泽尔达和老画家的真挚友情,让同是弱者的他们相互取暖。迪米特里在听到伊留莎真挚的感谢并说他是个好人的时候,愣了一瞬,告诉她,他叫迪米特里,而不是霍夫斯得勒。这个可怜的间谍因为伊留莎的一句感激就轻易感动,告诉了她自己的真实身份,这不是孤独彻骨是什么?而另外一些人在孤独中变得偏执而残忍,如理查德。即使是对待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他也缺乏温情,

     回到家中的他像一个局外人,面对孩子的热切倾诉他毫无兴趣,只远远地看着,神情淡漠。只有征服和虐待让他快乐。理查德脸部的线条很冷峻,而其他人都偏于柔和,前者脸上有贪婪和残酷,后者则温和隐忍。

伊留莎在遇到人鱼之前,每天的生活只是在单调重复:早晨醒来摘掉眼罩,关掉闹钟,煮鸡蛋,给浴缸放满水,脱掉所有衣服躺在浴缸里自渎。和她自渎的行为截然不同的是,她是表情永远那么淡漠而节制,似无所求,俨然无欲。她在政府机密实验室里当清洁工,做的是最低下最脏的工作,然而她在工作的时候,你既看不出她对现状的满意,也看不出她的怨愤,她几乎是无情绪的,将自己消隐在人群里。在公交车上,她将帽子扣在玻璃上,然后把脸靠上去。这是一个依偎的姿势,孤独又自怜,在这个细节里我们才能看到她心底的全部无助和深埋的孤寂。她不是没有朋友,在家有老画家,在工作的地方有黑大姐泽尔达,她的两个朋友给予她很多帮助,然而无论是帮她上班打卡的泽尔达还是和她住在一起的老画家都无法消解她心里的孤独。

     很多人觉得即使她孤独,也不会轻易爱上人鱼,因为人鱼是异类,是怪物,她对人鱼的感情缺乏充分的说服力。我认为持有这些言论的人都是受理性钳制的非浪漫主义者,爱情,需要说服力?需要充分的动机?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可思议而难捉摸的东西。人鱼出现以后,伊留莎的生活依旧一如既往,可是却又不一样了:她脸上会透出隐藏不住的微笑,拖地的时候忍不住跳起舞来,原本穿惯了暗绿的她开始穿起鲜红的衣服,并且在上班的时候还会穿红色高跟鞋,头上别着红色的发夹。她的生活开始有色彩,她开始有喜怒哀乐——她恋爱了。

     伊留莎是被人在河边发现的,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失去了语言能力,并且脖子上有伤痕。这让伊留莎的身世充满神秘色彩,但在她的过往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一切没有定论。也许她原本是一条人鱼,和《海的女儿》里的美人鱼一样为了变成人而失去了自己的声音,也许她只是个普通人——谁知道呢?一切都有可能。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她喜欢水,与水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当她清晨给浴缸里放水的时候,她的眼神温柔而沉静。

     孤独的伊留莎遇到了人鱼,她发现他和她一样孤独,甚至比她更加孤独。当得知人鱼即将被活体解剖的时候,她决定救他,朋友老画家听了她的请求,只觉荒谬无比,他怎么也无法理解伊留莎为一个怪物冒这么大的风险。“我是什么?”她摊开双手,脸上的表情很荒凉又落寞,她说,“我张开嘴巴,和他一样,我发不出任何声音,和他一样,那又如何,现在我的一切都把我引向他。”而老画家,这个正在听她吐露心底最沉重的心事的朋友竟然看了一下手表,这个动作激怒了伊留莎,她用力打了他一下,她是多么的失望,她是多么渴望被理解。她继续说:“他看着我的方式,他并不觉得我缺少什么,也不会觉得我是不完整的,他看到了我,是真实的我。他见到我很快乐,每天,每次他见到我都是如此。”她的表情里兴奋与痛苦交替出现,一贯淡漠隐忍的表情突然有了情感的风暴。她一遍遍地重复“我”,人鱼让她有了自己,明确地感知到了自己,认识的自己的情感,她不再是大千世界里影子一样的存在。她是伊留莎,完整的伊留莎,没有缺陷的美好的伊留莎。所以,她一定不能失去他。人鱼对她的意义是救赎,从孤独里救赎,从感受不到自己的虚无中救赎,从没有喜怒哀乐的淡漠节制中救赎,从有缺陷的痛苦中救赎。当老画家打开门看见伊留莎和人鱼鱼水之欢时,伊留莎脸上的表情是陶醉的,她没有因为画家的撞破而尴尬或羞愧,因为她和人鱼的爱干净而坦荡,毫无猥亵和肮脏,所以她无须遮掩或躲避。

       电影片名“the Shape of Water”意为水的形状,然而水是没有形状的,正如片末的旁白:“无法描述你的形状,我感觉到你围绕着我,因为你的存在,我满眼都是你的爱意。它让我的心变得柔软,你无处不在。”爱就像水一样,没有形状却又无处不在。伊留莎和人鱼一起生活在了水中,他们厮守着,无需言语就可互相懂得,懂得以愿意懂得为前提,而不是声音。这个温暖的结局终于弥补了多年来对于《海的女儿》结局的遗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