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自己还是擅长谈阅读,尤其是亲子阅读,毕竟买了那么多书,我又非常感兴趣。
果果是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进入自主阅读的,不算早,但是我很满意。
我们亲子阅读的时间很早,从她六七个月就开始了。但是亲子阅读的时间很长,我希望出现的识字敏感期迟迟不来。到了幼儿园中班认字还没进入状态,一直就是认了忘,忘了认,一度让我觉得崩溃。到了幼儿园大班,我把认字当成了第一要务,而孩子也足够大了,我们用《四五快读》《学前快读600字》等书,慢慢认了500-600字。这五六百字真的太重要了,就是这些字打底,我们开始读《迪士尼我会自己读》这种分级书。分级书的好处是不枯燥,孩子不再枯燥的认字,而在语境中认字,感觉好了很多。这套书读下来识字量得到巩固和提高。这期间我又开始和她读《三字儿歌》,短小精悍,又有意思,孩子也不很排斥。
就这样几套启蒙教材下来,她识字水平上来了。这其中得益于前期大量的亲子阅读,为她积累的很多词语句子,提高了孩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她对文字材料的领会很快。另外朗读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记得为了让她多读,我陪了很长时间,几乎每天都会读一两个故事,儿歌也坚持得很好。
即使孩子的识字量到了一定程度,他自主阅读的愿望也不会很强,毕竟自己读书是件辛苦的事情。所以后期还是需要做很多事情,去帮助她。桥梁书的作用非常大,那些篇幅不长,内容有趣的桥梁书,让孩子阅读体验到了快乐和成就感,是阅读过程中必需的。那时候买了很多幽默的桥梁书,像《晴天有时下猪》启发小巴士,歪歪路小学等等,还有漫画书的作用也很大。
桥梁书到文字书的坎也需要很艰难地迈进,这时候选书很重要,选孩子喜欢的题材,喜欢的类型的书。我们第一套纯文字自主阅读书是《幸运兔精灵》,那时候她一年上学期刚结束,寒假去厦门玩,她带的就是这套书。记得她在飞机上看了一本,还看哭了。后来是汤小团,再后来是福尔摩斯。这几个大部头的书看下来以后,我觉得故事类的文字书对她都不是问题了,问题是她想不想读了。
就这样我们很顺利地过渡到了纯文字书的自主阅读,到二年级以后又读大英漫画,读猫武士等。她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速度都上来了。我曾经看到她读一本13万字的书,一个来小时甚至不到一个小时就读完了。一开始我看到她这个速度很怀疑,曾经见人就问需要我干预速度吗,后来很多人告诉我不用管,我才放心来。她的阅读速度虽快,但是情节把握没有问题,可能会忽略一些细节。但是谁读书不是如此呢?我没有苛责她。
孩子的阅读一直是我坚持跟进的,也是我很为之骄傲的事情。她曾经一边上学一天还能看完一本哈利波特,我很佩服她。
后面的阅读我关注的是阅读的深度,读完国际大奖小说,然后就是光谱阅读,读一些历史和其他的书。最近迷博物学的书,买了一套关于蚂蚁,蜻蜓,蚂蚱等的通俗科普书。我要趁着这鼓劲再多买一些,打开光谱阅读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