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剧作家克尼雅日宁说:读书有三种,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懂书上所没有的东西。
辅导孩子写作业的老母亲们大概都有这样的痛苦经历:
别人家的孩子念完一篇短文,笔走龙蛇轻松回答问题,精彩的读后感也是信手捻来;
自己家的熊孩子呢,瞪着水汪汪迷茫的大眼睛硬是说不出刚读了啥。任你是苦口婆心还是吼破喉咙,掰开了揉碎了,好不容易讲通了这一篇,下一篇仍然是一双迷茫的大眼睛盯着你。
为什么做人的差别这么大?!认知学家说:孩子的阅读困难,极可能是大脑记忆区的问题。读不懂、读不深、读不透是因为孩子的记忆差!了解大脑记忆的工作原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
01.
大脑记忆区的开发程度决定了孩子的阅读理解水平
大脑记忆的工作原理比较复杂,简化地说,可分为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及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
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长期记忆是个熟悉的名词:小学同桌叫韦小宝;H2O是水的分子式;“Memory”是英语“记忆”的意思;等等,这些长期存放于我们大脑中的信息和知识都是长期记忆。
但工作记忆相对而言是个比较生疏的概念。认知学家发现,大脑在思考时,需要一个特定的区域去处理信息,这个区域容量有限,大约同时只能放7±2条信息,每条信息只能存放20秒左右就会被遗忘。这就是工作记忆。大脑在工作记忆中把有限的信息加工处理,或者做出决策,或者产生可以存入长期记忆的信息,或者白忙活一场,信息全部清空。
!!!敲黑板!!!
阅读理解从本质上是一种思考。
思考依赖大脑的记忆区。
大脑记忆区被开发利用的程度决定了孩子阅读理解水平的高低。
下面我们来看看阅读时,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是如何运作的。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阅读理解。简单地说,阅读理解,首先是搞懂文字的含义,包括认出每个字、每个词,懂得每句话字面的含义;其次是将文字与自己已掌握的信息和知识相整合,思考文字的深层含义,产生新的体验和认知。
美国福尼尼亚大学的认知心理学教授Daniel T. Willingham 在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书中解释了简化的认知学习流程,可以完美地应用在阅读理解上:
从这个流程图能看出来,有效的阅读理解分五步:
大脑把注意力集中在书本文字上。如果注意力没有转移到书本上,就算对着书看一天,也不会从书里接收到任何信息;
书本上的文字进入大脑工作记忆区;
根据读到的文字,比如“太阳”两个字,大脑从长期记忆区中提取相关信息和知识到工作区,这些信息和知识包括:“太“这个字念tai4,"阳“这个字念yang2,”太阳“合在一起是指白天天上那个辣眼睛的圆球,如果有需要,还会提取诸如“太阳有八大行星”“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等等知识;
在工作记忆区,大脑把读到的文字与从长期记忆里提取出的知识进行加工处理;
加工出的新知,经过反复多次地复述、复习,最终将更新和丰富长期记忆区。
很明显,阅读理解只能发生在工作记忆区,孩子能不能读懂,依赖的是工作记忆,而理解的深度则依赖于长期记忆区里的背景知识和信息的多少。
02.
阅读能力弱的孩子是工作记忆的容量太小
从上面的流程可以看到,工作记忆是阅读理解的马达,阅读的信息要在这里加工才能被真正理解。工作记忆有两项功能:短期存储信息和信息加工。工作记忆存储信息的能力被称为容量,信息加工能力也就是思考能力。
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目前公认工作记忆容量是七加减二,即著名的工作记忆“7±2规则”。
工作记忆就好像马戏团里的扔杂耍棒的杂耍演员,他们把杂耍棒(即信息项)抛在空中,依次抛起、依次接住。但工作记忆这名杂耍演员只能同时抛接7±2个杂耍棒,再多了,就接不住了。正是这个原因,我们稍加训练能心算12 ×23,但怎么训练都算不了1234×3456——棒子太多,杂耍演员接不过来。
因为工作记忆同时还要做信息加工的工作,这时,工作记忆的容量就会因信息加工的难度而发生一定的改变,信息加工强度越高,工作记忆容量越小。这个很容易理解,如果让杂耍演员一边抛接棒子一边还要变魔术的话,魔术越复杂,杂耍演员能抛接的棒子也就越少。
南开大学的一项实验又揭示了另一个小秘密——在研究初、高中学生阅读理解与工作记忆的关系时,研究人员发现,阅读理解能力弱的学生,工作记忆的容量明显少于那些阅读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而当阅读强度提升时,也就是说,信息加工需要耗用更多的工作记忆时,所有学生的工作记忆容量都会下降,但阅读能力弱的学生下降幅度更大——原本容量就比别人小,文字难度提高时,容量缩水得还比别人更快。
这个发现也与我们常识相符,容易的课文学生学习的差别不大,越难的课文,学习差别也就越大。
03.
巧用两种认知学技巧便可给工作记忆“扩容”
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认知学家认为工作记忆的7±2容量的生理限制很难突破和提高,但丰富的背景知识可以迂回突破工作记忆的生理限制,为工作记忆扩容。
首先,工作记忆的容量不是按字节计算的。工作记忆区这位杂耍演员有一个过人之处:它不但能抛接小到一个字母一个数字这样的杂耍棒,它也能抛接起大到一句话、一本书、一整套理论这样的大杂耍棒。而且,它还真的可以变魔术,它可以把几根杂耍棒”加工“成一根大的杂耍棒, 这样,它就又可以再接几根新的杂耍棒了。
举个栗子,身份证号码共18位,让你记一个陌生人的身份证号码你肯定很难记住,但如果这个陌生人刚好是你的同乡,生日又跟你一样,你就会很容易地记住他的身份证号码。因为你只需要特别记忆最后四位,前面代表省、市、区的六位号码和接下来的八位生日日期都跟你自己的身份证一毛一样,早已经存在你的长期记忆里(记不住自己的身份证号码的人请走开)。
陌生人的身份证号码相当于18根杂耍棒,远远超出了工作记忆容量,但这位特殊的陌生人的身份证号码经工作记忆稍加处理,就变成了四根杂耍棒(最后四位),为工作记忆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这个办法在认知学中叫“组块(Chunking)”,即把散碎的信息尽量关联组成一个大的完整的信息。组块依靠的是来自长期记忆中的背景知识,如果你的长期记忆里没有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你就没办法把这位特殊的陌生人的身份证号组块。
另外,会开车的人应该都记得自己的学车经历。刚开始时,手捧着方向盘,全神贯注,连看仪表盘的精力都没有,仍然没法走直线,时不时地不是息火儿就是要撞树。这一方面是手脚眼配合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工作记忆的限制造成的——驾驶需要操控的项目太多,超过了工作记忆的7±2容量,难免顾此失彼。
而练成熟悉工后,聊天、听广播、看车外风景完全不会影响驾驶——驾驶已经成为一种下意识中就能完成的自动功能,几乎不耗用工作记忆。
这就是为工作记忆扩容的第二种方式:自动化(Automatized)。
当孩子在开始认字初期,尤其是在学习用拼音识字阶段,你可能注意过一个现象:孩子准确地拼读出了一句话的每一个字,然后你问他这句话啥意思,他会一脸茫然,回头又重拼了一遍。这就是工作记忆容量的问题:当句子稍长时,拼识每个字让孩子的工作记忆超载了,拼了后面的,前面的字已经忘了,更别提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这就是孩子阅读中很常见的“读而不懂”现象之一。
经过反复练习,当孩子一眼就能识出每个字每个词,把“识字组词”这个过程自动化(Automatized)时,它只耗用较少的甚至不再耗用工作记忆时,孩子就能省出更多的工作记忆区来理解文字。
04.
想让孩子读得深,记得久长期记忆最为重要
工作记忆的“扩容”,需要背景知识。那么背景知识在哪里?当然是在长期记忆里啦。
基础的阅读包括:字词识别、句法分析、语篇关联、以及与已掌握的知识的关联。这些,都需要调用存储在大脑的长期记忆里的背景知识。
长期记忆中若没有充足的背景知识,生字生词一大堆,或者复杂的句型结构和逻辑关系没掌握,不知道或不熟练的知识点太多,那就好像是燃料不足,工作记忆这台马达就跑不起来。
另一方面,也只有当所阅读的内容跟背景知识能建立有机地关联时,孩子才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并让新知进入长期记忆,给长期记忆添加燃料。否则,阅读如果与背景知识脱节,孩子要么读不懂,要么就是读完了,读懂了,但一转身就忘光了。
读同样的一本书,相关背景知识越丰富的人,读得越快,懂得越多,思考得越深入,记忆得越持久——知识越丰富的人,新知识积累也越高效。同样的道理,在同一间教室里,听同一个老师讲课,读书越多的孩子,学得越多,反之,读书越少的孩子,学得越少。
05.
利用大脑记忆区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的4个方法
说了这么多理论,对孩子到底有什么用?其实,只要掌握了阅读与记忆的关系,我们就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能帮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
1
增加词汇量,控制阅读难度,降低工作记忆负荷
既然工作记忆是阅读理解的马达,而这台马达的能力又有限的,那么超负荷只会带来负作用。像识字、组词、句法分析、段落大意理解……所有这些阅读活动,都要耗用工作记忆。
因此,平时要需要丰富孩子的词汇量,词汇量对初级阅读的组块非常重要,孩子的词汇量越大,越不容易出现阅读理解困难。
另外,在给孩子选书时,要注意选择难度适当的读物,太难的书既不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也不利于锻炼孩子的工作记忆。
2
不要片面追求阅读速度和阅读量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天天看到一年读五百本书的大神,会让我们以为读得快读得多是王道。但事实并非如此,尤其是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时,并不需要刻意地追求阅读速度和阅读量。
一本书,让孩子慢慢读,读的过程中,多总结,多讨论,多提问题,多与现实关联,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孩子把读到的东西和长期记忆里的知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有助于把工作记忆中的信息转存到长期记忆里。否则贪多嚼不烂,读完也就忘光了。
3
鼓励孩子把读到的内容画出来
无论是工作记忆还是长期记忆,都偏爱图像。鼓励孩子把读到的内容画出来,不要纠结孩子画得好不好,在画的过程中,孩子的大脑会对文字信息深入加工,达到长期记忆的目的。同时,最终的图画是一个很好的组块,当日后需要提取这些记忆时,这些图画能更好地供工作记忆使用。
4
适当的背诵是必要的
记忆力需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和锻炼。现在很多人反对背诵,而且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知识不必非得记住,用的时候知道去哪儿找就行了。但事实上,现找出来的知识很难在工作记忆里被高效加工,我们上面讨论过,只有从长期记忆里提取出来的信息才可能被组块或自动化,现找出来的知识,只能额外耗用有限的工作记忆容量,让思考难以为济。
比如,在美国,很多小学教育是不要求孩子背诵乘法口诀的,而且考试允许使用计算器。但认知学家发现,背过乘法口诀的孩子明显比没背过的孩子数感更好,计算更准确,即使都是用计算器,前者的数学成绩也优于后者。
最后,用俄国图书学家尼古拉·鲁巴金的一句话结尾: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读书是在别人的思想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
参考资料:
- Why Don't Students Like School by Daniel T. Willingham;
- 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工作记忆的关系 by 井世洁
本文仅授权“阅读第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