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有一个困惑。小学时候的同桌是“神童”,同样一首诗歌,他读上两遍,就可以流利背诵了,而我读十遍,背诵的时候还是磕磕绊绊的。
曾经有邪恶的想法,撬开他聪明的脑袋瓜,看看里面是不是装了神秘装置,怎么过目不忘的。
这个疑问直到前段时间阅读《记忆的常识》,被其中一句话疗愈了:即便是看上去轻而易举就取得好成绩的人,背后一定也付出了相当的努力。不努力就提高记忆力、取得好成绩,这绝对是天方夜谭。
我忽然理解了同桌“过目不忘”的原因,也许他诗词积累比我多,古文语感比我好;也许他在之前有预习,临时记忆起到了作用;更也许他运用了情景记忆法,好的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不论如何,好成绩的取得不会毫无缘由。而通过这样的比较思考,我忽然发现,当我们每天强调孩子好好学习的同时,却忽略了追本溯源,去掌握基本的脑科学知识。
——记忆形成的运作程序是什么样的,我们如何扬长避短,尽可能帮助孩子提高记忆力,继而适应当下越加繁重的学业呢?
这里,不得不再次隆重介绍这本由日本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生理学研究所教授,顺天堂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教授,医学博士柿木隆介所写的《记忆的常识——脑科学告诉你如何有效记忆》。
柿木隆介从脑科学专业的角度解读记忆的常识,为了做到简单易懂,内容尽量不涉及具体科学知识,而是采用大家熟识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书中还对未经科学证明的观点进行了一一辟谣。
比如,睡眠有助于提高记忆力,运动手指防止患上阿兹海默综合征等。
非常认同书中的观点,很多现下流行的对记忆常识的解读,仅限于特殊情况下进行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属于普遍规律。当我们掌握了关于记忆的基础知识,可以举一反三,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从而形成有效的学习效果。
1.记忆的形成和消失
记忆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和消失的?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表述。
人生在世,我们每时每刻都会遇到一些事情,有些被大脑记录下来,形成信息,存储在大脑中一个“海马体”的小型组织内。
一些信息被海马体过滤,保留下来传送至颞叶的“记忆仓库”,另一些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
存储记忆并不是人人都在行,如果把一个人存储记忆的能力看做“仓库或者图书馆”,那么确定“书”的分类方法就很关键了。
有些人可以做到分类明确,编号存入,提取的时候自然也是比较轻松。但有些人则做不到这一点,“书籍”杂乱无章地占据着大脑的空间,提取所需记忆存在障碍。
我们的孩子在婴儿期,是不具备这样分类存储记忆的能力的。随着渐渐长大,才能具备这样的能力。有的孩子记忆杂乱,就应该帮助孩子寻找问题所在,梳理记忆的仓库。
这里还要引入记忆的分类。众所周知,我们的记忆可以分为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
长期记忆还分为陈述式记忆和非陈述式记忆。陈述式记忆比较简单,就是作为知识和回忆,而被牢牢记住的事物,可以在说话的时候使用。它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二者通常是相同的。
非陈述式记忆是难以诉诸语言的记忆。可以分为程序记忆和启动记忆。程序记忆很有趣,比如游泳、骑车、弹琴都是此类记忆。通过身体实现的记忆,一但形成,即便记忆消失,也依然会实施。电影中失忆的人,还拥有未失忆的程序记忆,可以演奏出令自己“惊讶”的美妙音乐,正在于此。
启动记忆比较特殊,简单说是前事对后事产生的“启动效应”。比如一说到白菜、青椒等,你可能会想到西红柿、青椒、豆土之类,这些词汇为大脑预先储备的“蔬菜”范围。
请注意,上面这句话我做了一个隐性测试,发现那个与众不同的词了么?是的,“豆土”。我明明写错了,但不影响你阅读理解,这就是“启动记忆”了。
还有一个记忆分支需要格外的提出,就是工作记忆——与行动同时存在的记忆。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遇到。
比如,你骑单车上班路上,忽然想到某项工作没有做,一直懊悔到了单位怎么办,结果快到单位的时候又发现钱包忘带了,烦恼之余,刚才懊悔的某项工作又被抛诸脑后了。书中把工作记忆形容为“大脑的笔记本”。
既然长期记忆对我们如此重要,那什么是形成长期记忆的要素呢?
此处敲黑板,务必记牢哦!形成长期记忆的三要素是印象深刻、意义重大、反复记忆。
而且整本书都在一直强调这三点的重要性。想学习好么?先将以上三条要素转化成长期记忆再说。
2.记忆的妙招到底是什么?
如果说第一大部分刷新了我对记忆基础知识的认知,这部分则刷新了我看待学习的角度。
作为学生,每天努力练习的目的都是希望将短期记忆转换成长期记忆,以便于随时提取应用。
那么理解长期记忆形成的规律则极为重要。形成长期记忆的三要素是印象深刻的事物、意义重大的事务、反复记忆的事务,绝没有天降神童的说法。
所以,最实用的记忆方法就是反复记忆,使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被顺利的送入长期记忆库。
书中作者提出了三个观点值得借鉴:
一是读解达人的特征。对接受阅读广度测验的大学生进行读解能力测试,取得高分的人具备“出色的解读能力”。通过对阅读者眼球运动的测量,发现得分高的人会把视线集中在文中需要记忆的单词上,而得分低的人则倾向于扫视文章各处。
“读解达人”还有一个共性特征,他们善于在学习的过程中自我监测。简单说,当他们认为自创的方法达到极限的时候会改变策略。也就是说,他们会客观地审视自我,一边判断自己的策略是否正确,一边行动。
这一点至关重要。所谓“读死书”,是指缺少战略思考地读书。如果做什么事都能自我反省,采取最有效、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辩证看待各种学习法。文中提出了日本备受争议的“公文读书法”,即从小学开始就利用数学以及汉字的习题册,反复练习。另外计时学习,营造紧张气氛,极力有竞争意识的孩子。
有人认为,这种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孩子取得优异成绩,却无法培养判断能力及思考能力。
其实不然,就学习方法本身,通过数次反复练习,掌握数学、汉字以及英语“枯燥无味又男与记忆的东西”,无疑是具备科学性的。但是否同时抹煞了其他能力的培养,还要辩证的看待。
如果一个学生身处公文读书法,并乐在其中,这个方法应该是适合他的。与之相反,如果学生不胜其烦,甚至产生厌学的想法,无疑这个方法不适合此类学生。
作者本人也是不喜欢公文读书法那类的学生,但他找到了自己的“笨办法”,反复做习题,从中找到知识点,并能体会自我竞争的快乐。
由此,作者认为,不论何种方法,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最好的。此条和上面读解达人的自我监测特征不谋而合。学习中,审时度势,针对不同的学科采用不同的方法,只要行之有效,都是适合自己的好办法。
三是掌握记忆遗忘的规律。这里不得不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了。众所周知,记忆在一天后小时74%。作者建议在记住后,立刻努力回忆和当天努力复习都至关重要,26%的记忆形成率会得到大幅提高。
更理想是,大约一周后复习。对遗忘的内容进行补充。如果定期进行小测验,再复习一遍,将所学内容彻底转化成长期记忆,效果是最好的。
书写记忆、味觉记忆都是有助记忆牢靠的方法,值得多次尝试。
书中还提供了多种记忆方法的解读,比如位置法、钉子法、变换记忆法等等。作者反复强调一点,唯有重复机械记忆,不断复习,才能扎扎实实地记住。
3.记忆的常识有哪些科学应用?
开篇提到,书中纠正了一些记忆常识的过度解读。这里只提一二。
记忆是否有助于睡眠?书中例举了睡眠的不同阶段。却无法证明记忆整理和睡眠有必然联系。但睡饱8小时进行测试,实验对象呈现出精神饱满、精力充沛的状态,记忆应该也会有所提升。
莫扎特能提高记忆么?虽然相关的讨论很多,但仍无法获得科学性的证明。可以将听取音乐理解成场景打造。在某一个舒适的场景中,人们易于形成场景记忆。或者音乐可以使人放松,这种状态学习效果通常比较理想。
提到脑科学的应用,就不得不提测谎仪的诞生。大脑中有一种脑波,也就是受刺激后0.3秒产生一种现象,属于大脑的无意识反应,可以通过向人们出示图片或者其他证据,唤醒“沉睡”的记忆,测试人们是否有相关反应。
人们对面部的识别有着天然的优势。这源于免不得信息被送至额颞叶下方,也就是大脑最深处叫做纺锤状脑回的部位。即使脑补受了外伤,那个部分也不会轻易受伤。
也有先天性面部辨识能力缺乏症的人,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3%。如果见了很多面,却跟不认识似的,很有可能对方是根本无法识别面部,不要误会。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为什么酒醉后会丧失部分记忆呢?这也跟酒精麻醉大脑的顺序有关。一般最先被酒精麻痹的神经是额叶,也就是控制自己言行的部分,酒后失态,也在行为和语言上比较多见,就是这个原因。
其次被麻醉的是小脑,管理身体平衡的部分,酒醉后人们不可抑制地摇摇晃晃。
最后出场的是与记忆有关的海马体。被究竟短暂麻痹,会丧失部分短暂记忆。如果麻痹严重,还会丧失长期记忆中的情景记忆,也就无法转换成回忆。
所谓的酒后“断片”,正是此种麻痹出现的结果。如果到那个程度了,还继续喝下去,身体能否承受,就不好说了。好酒量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啊。
当下,很多教育机构拿提高记忆力作为卖点销售自己的课程或者产品,有些未经科学证明的夸夸其谈,值得我们谨慎思考。用一本书无法将所有的脑科学知识科普完毕,但至少一些基础科学知识足够说明记忆形成的方式方法。
不是有一句话么,捷径是最大的弯路。
理解了反复机械式记忆方能转化长期记忆的本质后,我们可以放下对孩子过高的期待,回归学习的起点。
通过寻找适合孩子的方式,引导孩子有效复习,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记忆仓库”,不要杂乱无章的信息灌输,也要理性的分别对待。
毕竟具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在未来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
希望通过一本书的解读,帮助大家正确看待记忆的常识,对提高自己的记忆水平做到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