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胖梅(ID:xiaopangmei-2018)
图片/豆瓣网
01
今早看古典的《拆掉思维里的墙》,说他在招聘的时候有一个原则:我会尝试挑战他们,如果工资很低,你会不会来?
他认为,他宁愿选择那些能力不算最好的,但是肯接受底薪做事情的人。
而放弃那些能力最好,但是无法承受底薪的人。
因为不计较钱多钱少肯认真工作的人,往往觉得只要是能从事这份工作,本身就是对他的最大报酬。
事实上,当一个人为了工作本身而不是工作后的工资来做事情的时候,他往往能把工作做到最好,也一定会受到最多的报酬。
02
首先,在企业的角度来说,能用底薪招到一个愿意认真工作的员工,那简直就是賺到的事情,特别是在当今用工成本不断上升的现状。
但是如果企业长期不给这些开始拿着底薪认真工作的员工加薪,认为从事这项工作就是最好的报酬,那我只能说要凉了,这个员工离职是必然的结局。当然,除非公司给出比加薪更诱人的条件,比如公司的股份。
于我自己本身而言,我不会愿意去一家面试时就挑战压低我工资的公司上班,因为这样本身就不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我来工作就是为了賺钱,为了生存下去,我拿我的价值和公司需要的价值交换,就应该得到我所对应的市场价格。
以上这张图片是我在和朋友交流这个问题时,他直接甩给我的,我在看到这张图的时候,脑子直接对应上了自己所在的层次。
所以任正非说的那句:只要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会变成人才。是有道理的。
03
我17年年初出来工作,找到了第一份工作。
我自己能接受的最低薪酬是2500,公司压到了2200,不包吃住。
但我还是去了,因为那会我觉得自己没有经验,没有资格和公司谈条件,这也是很多毕业生刚出来工作时的现状。
这就是作者说的能力不算最好,但是能接受底薪。说白了,我是要高价钱啊,但我底气不足,不敢和你谈条件,只能是我为鱼肉,人为刀俎,任人宰。
要是我能力不错,你还尝试挑战我接受底薪,别说你不愿意招我,我还不愿意来你这呢。
你招个条件不算最好的,你还得花时间培养;招个能力好的,就像一盘已经做好的菜,直接上桌就可以了。
道理明明白白摆在这里,不过依然不少企业不明白这种等价交换的道理,就想买袋苹果还得附赠他两个梨。
04
最后两句就那样吧,我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不了解这种“伟大”的情怀。
倒是现如今网上教你如何和老板提加薪的各种课程铺天盖地的。
这世界上谁都不容易,只有企业和员工双方互换的价值大致对等,才能营造一个越来越好的社会环境。
如果你遇到一个只讲情怀不讲钱的流氓公司,那我的建议就是,把它当成渣男,赶紧分了,别留着过年。
最后,这是真心话,当你选择好进入一家公司的时候,说明你已经考虑清楚了,那一刻起你要做的就是认真负责好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因为这是在对你自己负责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