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家这边出了太阳,新增确证患病人数也出现了拐点。
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出门要戴好口罩,没事尽量别去人流密集的地方。
成年人的世界很难有什么真正的假期,所以我也要开始重拾我的本职工作了,今天就跟大家来聊聊毕志飞炮轰徐峥的瓜。
这个春节假期最有话题的明星非徐峥莫属,在这个春节档影片集体撤档的假期,徐峥的电影《囧妈》以6.3亿元的价格卖给字节跳动,将成本收益落袋为安,还为自己博得一个为了人民群众的好名声。
但很快徐峥就遭到了相关利益群体的反噬:浙江影业发布了抵制徐峥的声明。
在这个千载难逢的大热点面前,有一个名叫毕志飞的导演站了出来,挖出了徐峥的老底,并言辞激烈地让他滚出娱乐圈。
毕志飞主要吐槽徐峥两个点:
1. 从武汉华旗影视制作公司剽窃《人在囧途》的商标权;
2. 殴打女记者。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槽点是否属实。
徐峥的囧系列电影评分最高的是《人在囧途》,豆瓣评分高达7.7分。
如果查阅相关资料,会发现这部电影徐峥只是主演,导演是叶伟民,编剧是田羽生、史晨赟 、 徐元丰。
根据毕志飞爆料,《泰囧》的编剧其实并非徐峥本人,而是武汉华旗公司的田羽生。
华旗公司的一名员工将《人在囧途2》的大纲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徐峥,2个月后华旗公司向电影局申报电影时却发现北京的另一家公司已经抢先申报了《人在囧城》,编剧署名为徐峥。
2012年《人再囧途之泰囧》上映,获得了当年最高12亿元的票房成绩。
为此,武汉华旗公司将徐峥和他的真乐道公司告上法庭。
这件案子最终以徐峥落败,一审判决徐峥及相关利益公司赔偿武汉华旗公司500万元,并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在《法制日报》刊登声明,消除影响。
在法理上法院最终站在了武汉华旗公司这边,凭借这一点,毕志飞大骂徐峥明抢他人商标、让徐峥滚出娱乐圈,将法律问题上升到道德问题。
在查看被告人二审(二审维持原判)的辩诉文案时,我发现这件事很可能是徐峥及他的团队是有意这么做的。
以下为被告辩诉文案的一部分:
徐峥特意将囧系列第二部电影取成了《人再囧途之泰囧》而不是《人在囧途之泰囧》。
这种玩文字游戏的辩护,近乎于扯皮,毕导的吐槽证据充分,有理有据。
我们作为理性的吃瓜群众,不能冬瓜南瓜西瓜是个瓜就吃,凡事得讲证据,绝不能轻易信一篇带有情绪性、目的性的帖子。
据一匿名的知情人士称,徐峥早期曾对《人在囧途》的剧本不满,并亲自参与了编剧工作,但最终编剧的名字上却没有他。
之后又因一系列合作问题,徐峥带着编剧杨庆出走,和光线合作了《人再囧途之泰囧》。
徐峥及武汉华旗公司之间孰对孰错很难下定论,但我们可以就事论事地聊聊徐峥的囧系列电影。
如果大家看过《人在囧途》、《人再囧途之泰囧》、《港囧》、《囧妈》,会发现这四部电影都沿袭了《人在囧途》的叙事框架。
只要公式套得好,拍出来的电影都能是一个味道。
公式一:四部电影都是一个事业小有所成的中年男子,为了要去另一个地方、见另一个人途中所遇到各种囧事。
公式二:这些囧事,全由途中同行的一个角色提供,第一部第二部是王宝强,第三部是包贝尔,《囧妈》是黄梅莹。
公式三:经历过一系列糟心的事,中年男子最终与自己达成了和解。
假如徐峥有骨气一些,你们说我剽窃人家的知识产权,我硬气些搞点创新,就不拍这个系列的电影能咋滴,为啥非要在这棵树上吊死?
这个问题我在《十三邀》中找到了答案。
徐峥自称是一个非常善于保护自己的人,他很会让自己处于安全区内。
毫无疑问,第一部评分最高,也最好看,很多人都是通过王宝强喝牛奶的名场面认识这部电影的。
这部电影虽然只有3600万的票房,但它在网上广为流传,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徐峥的口碑和名气。
当《人在囧途》取得成功之后,徐峥明白了观众喜欢什么样的笑点,因此又接着这个套路拍下去,这样至少能保证票房。
譬如每一部都有一段入室被发现的场面。
《人在囧途》主人公走错房间走到了一个少妇的房内,恰逢这个少妇的老公是个疑心病很重的男人。
《人再囧途之泰囧》主人公继续走错房间,误入一个外国人和俩女人的房间,再次被抓包。
《港囧》主人公进入了一穿豹纹内裤的黑人猛男房内,他第三次被抓包。
到了《囧妈》又回到了《人在囧途》的笑点,误入夫妻俩房间内,不小心看了女方穿内衣的样子,引起了误会。
徐峥懂得一个道理: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
什么让他们觉得好笑,就一直往这个笑点上套。(2B座位的老梗,《港囧》和《人在囧途》都用了。)
并且,很多人不会看过囧系列前面三部,因此哪怕形式、笑点高度雷同,观众依然会买账。
就像郭敬明说的:“不断会有新的观众进来,这就是市场。”
徐峥的第二个槽点,是殴打女记者。
这个事情总的来说就是女记者偷拍,徐峥打人,而且打得有些狠。
不顾对方是1米55的女生,在她脸上狠踹了三脚。
女记者报警后,徐峥去了警局道歉,并接受一切赔偿。
明星打人的新闻很常见,我有印象的是那英被粉丝偷拍后上去就踹了人家一脚。
徐峥过分之处主要在于打人的程度上,踹女生脸这种行为极其恶劣,不像是一个艺术家该有的做法,更像是一个邪恶商人,打完人撒完气给钱了事。
但有意思的是,经某网友的微博调查显示,70%的网友在这件事上都站徐峥,大家认为明星也是人,需要有隐私,是记者偷拍不对在先。
徐峥黑料十足,不算上婚内出轨其体现出来的人品就已经够让人瞠目结舌的了,但炮轰徐峥的毕志飞也没让人“失望”。
毕志飞的代表作是《逐梦演艺圈》,豆瓣评分为2.2分,荣获第九届中国电影金扫帚最令人失望电影奖。
同时,毕志飞本人也荣获第九届中国电影金扫帚奖最令人失望导演。
烂片多的是,为什么唯独《逐梦演艺圈》在互联网上那么火?
因为骂的人多了,自然就火了。
毕志飞很聪明!他深刻理解了在互联网上才华不足装逼来凑的精髓。
中国互联网靠这一模式最先出名的人是凤姐。
凤姐1985年出生,大专文凭,长相如上图。
但她自称9岁起博览群书,20岁达到顶峰,智商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
择偶要求为:“必须为伦敦或哈佛大学硕士毕业生。必须博士生连读,中途无跳级,不留级,不转校。在外参加工作后再回校读书者免。”
看了凤姐的择偶要求,相信大多数人首先萌生的是嘲讽的念头,然后才会想这人是不是有病。
但凤姐没病,还很聪明,因为嘲讽的人多了,她自然也就火了。
《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从名字上就开始土,大部分人看了都会觉得它烂。
但是越烂就越要夸,往高了夸才能让人们深感不适。
譬如许志飞在官博宣称:一个青年导演花十二年心血认认真真给中国拍电影,被豆瓣一天毁了!!
拿了金扫帚奖后,毕志飞称自己正在等待来自戛纳的消息。
毕导还认为自己的电影评分不会低于《我不是药神》:
总之,你们越要骂我我就越要夸自己,我越夸自己你们骂得就越狠,骂得越狠我就越火。
如此循环,他上了吐槽大会。
毕志飞爆料徐峥的那条微博,我眼看着他的微博粉丝从11万涨到了13万,并帮助他收获了3万元的收益。
徐峥参加的那次《吐槽大会》,让我对一个叫赵胤胤的钢琴家印象深刻。
他在《吐槽大会》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科班出生,但是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也就是世界殿堂级的钢琴家,斯坦威全球专属的钢琴家,获得过澳大利亚国家终身成就奖,悉尼市政厅钢琴奖,伦敦BBC表演艺术家大奖以及纽约青年艺术家奖。”
我们普通观众除了郎朗李云迪压根不认识他,装什么逼?!
就连徐峥这么一个见惯了大场面的观众听到他这么吹嘘自己也直叹气挠头,听着真的让人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想吐槽的洪荒之力在体内迸发。
赵胤胤说得这么烂,但是徐峥最后却将这场的Talk King给了赵胤胤。
徐峥的理由是:大家主要都在吐槽他使他这个主咖都黯然失色了。
经过毕志飞炮轰徐峥这件事,我总结出了娱乐圈的以下规律:
1. 在娱乐圈的人要赚钱就得取悦观众,保险的方法就是采集原先观众觉得好笑的笑点,按照之前的模式再来一遍;
2. 假如你有一些很好的作品,即便你剽窃他人作品、出轨、打人,你依然是个受人尊敬的好艺术家。
3. 娱乐圈的人除了为观众提供娱乐,挨骂也是工作的一部分。让人讨厌是一种本事,骂的人越多,你就越火。
因此,假如你真的讨厌一个人,最高级的方式就是沉默;
假如你真的讨厌某个明星或者某部作品,最高级的抵制方式不是去网上吐槽、骂,而是沉默。
吐槽是一种能量,娱乐圈有很多吐槽与被吐槽者靠这种能量活着。
让人讨厌是一种本事,能引流、能出名、挨骂多的还能上春晚。(谢娜、黄晓明了解一下)
2016年有一部大热的美剧叫《西部世界》。
这部美剧主要讲未来世界人工智能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一家公司打造了一个由超逼真的智能机器人构成的游乐园。
在这个游乐园中,你能做很多在真实世界中想做却不能做的事情。
人类么,其邪恶面渴求的无非就是性、暴力、权力那些事儿。
为此,专门有人设计相应逼真的故事情节满足前往西部世界的顾客实现以上心理需求。
我越观察现在的娱乐圈,越发现它和西部世界的相似性。
徐峥深谙此道,只要大家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他的电影中必定会有美女、金钱,并围绕着这两样玩梗。
所以他的囧系列电影虽然在品质上一部不如一部,但票房却总能有保障。
毕志飞也深谙此道,就像去往西部世界的顾客想体验一下杀人是什么感觉,人心中的怨念总要找个人发泄一下,大家骂过了就舒坦了。
这就是娱乐圈的人正在做的事情。
Ps:我建了一个娱乐综艺的交流群,大家看完综艺可以一起聊一下明星八卦之类的事儿,入群加我微信:Joker61964,记得备注“娱乐”,群内仅限吐槽交流,不得发广告,微商勿扰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