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是民国时期一代才女,也是著名的女作家。从电影《黄金时代》了解到萧红,明白了那段时间写作的艰苦,没有现在通讯的发达,没有现在的网络便捷,紧紧靠着写作来维持温饱,那该是有多困难!
收拾了心情,放空了时间,品一品文字带给我们的欢喜,萧红在《呼兰河传》中,以孩子天真的视角,为我们讲述了她童年时代的故乡——热闹的东二街,跳大神,唱大戏,祖父的后花园,长满篙草的院子,宠爱我的爷爷,性情古怪的有二伯……这些孩童的记忆,都是我最温暖珍贵的回忆。
此刻只想摘取些词句,慢慢地品味童年的带给我们的美好感受。
1.描写我家的大花园,实在朴实又可爱。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金粉。蜻蜓是金色的,蚂蚱是绿色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2.拟人化的矮瓜和黄瓜,逍遥又自在。
矮瓜愿意爬上架就撒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黄花,就开一个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3.祖父对我的宠爱无人能及,他的爱透露在微小的事情上,祖父烤鸭子给我吃的这一段,极温暖极感人,就是如沐春风的爱。
鸭子比小猪更好吃,那肉是不怎么肥的。我吃,祖父在旁边看着,祖父不吃。等我吃完了,祖父才吃。他说我的牙齿小,怕我咬不动,先让我选嫩的吃,我吃剩了的他才吃。祖父看我每咽下去一口,他就点一下头,而且高兴地说:“这小东西真馋”,或是“这小东西吃得真快”。
4.那长满一院子的篙草呀,末过我的头,顶刷啦啦地响,一幅声色俱佳的风景图。
一到了夏天,蒿草长没大人的腰了,长没我的头顶了,黄狗进去,连个影也看不见了。 夜里一刮起风来,蒿草就刷拉刷拉地响着,因为满院子都是蒿草,所以那响声就特别大,成群结队的就响起来了。
5.吃过一碗蘑菇汤吗?萧红家里屋顶的蘑菇,恐怕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没有之一。
我家的房子共有三十来间,其余的都不会出蘑菇,所以住在那房里的人一提着筐子上房去采蘑菇,全院子的人没有不羡慕的,都说:
“这蘑菇是新鲜的,可不比那干蘑菇,若是杀一个小鸡炒上,那真好吃极了。”
“蘑菇炒豆腐,嗳,真鲜!”
“雨后的蘑菇嫩过了仔鸡。” “蘑菇炒鸡,吃蘑菇而不吃鸡。”
“蘑菇下面,吃汤而忘了面。”
“吃了这蘑菇,不忘了姓才怪的。”
“清蒸蘑菇加姜丝,能吃八碗小米子干饭。”
“你不要小看了这蘑菇,这是意外之财!”
萧红的文字真的妙不可言,真诚不媚俗,对微小的事物体察入微,这不正是一个孩童应有的状态吗?
她让我们看到了童年还有这样一块不被污染的芳草地,那是心灵的一块净土,一个任何人都不能打扰的地方。
童年的乐趣何在,或许就是那句话——请疼爱我吧,让我自由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