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父(今年83岁)走了,深深的体会到了痛失亲人的那种感觉!满满的自责和悔恨!自责自己为什么不早一点去看看他,恨自己为什么不多多的尽孝!
其他亲戚可能不理解,我跟大姑父的这种情感。对我来说他好像不是姑父,他取代了爷爷的位置。从我出生,我就没有见过爷爷,爷爷也早在我出生之前就走了。大姑父给了我爷爷不能给我的爱。所以他走了,我特别特别的伤心!从知道消息的那一晚,就没有睡好觉!满脑子都是小的时候,在大姑父家玩,被窝太冷了,他总是会装一个热水袋放在被窝里给我捂着。有的时候实在困极了,等不及捂热了就钻进被窝。大姑父怕我冷,一定是抱着我睡,直到被窝暖了他才会离开。想到他把家收拾的整整齐齐,间接的培养了我的有序。这一点上,我特别的感恩!因为“有序”无论是对于我的工作和生活帮助真的太大了!小时候的这些画面刻在脑子里,历历在目。想到这些不禁潸然泪下…
这几年在推广传播家庭教育的路上,越发觉得大姑父和大姑的家风特别的好。三个子女都非常的孝顺!记得大姑父生病住院时,两位姐姐,一个给他穿左边的鞋,一个给他穿右边的鞋。那一刻我觉得大姑父好幸福!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他也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也渴望在他生病的时候,我和妹妹可以像两个姐姐这样去照顾他,尽尽孝心。
大姑父家里,不仅仅是姐姐哥哥们孝顺,更吸引我的是哥哥姐姐他们特别的团结、亲密!亲密到他们的子女,已经是大姑父的孙子,外孙这一辈,买房子都要买门对门。孙子外孙这一辈跟我差不多同龄,也都长大成人,成婚生子了。他们做的不对的地方,姑姑舅舅都会像训斥自己孩子一样一边骂一边训,当然平日里他们也是极尽宠爱。这三个孩子哪里是表兄妹的关系?分明是亲兄妹的亲密。让人看了羡慕、渴望、又深有祝福!所以我特别好奇这个家里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如此团结?如此相爱?现在很多的家庭,别说是第3代的孩子,就是亲兄弟姊妹之间,都不太想住在一起,靠的太近。没有家风家训的传承,家里老人一旦走了,兄弟姊妹之间就淡了很多很多…
好的家风是需要传承和记录下来的。也特别希望学习这样的家风并传承!所以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应该是在一年前,我就有了一个想法,有时间去大姑家过几天或者定期去看看他们。去向他们请教请教,去听听他们的故事,听听他们的教育的可贵之处。从我有这个念头起到现在还没来得及做,大姑父就不在了。所以特别的悔恨和自责!我为什么只是想,而为什么没有实施?
这也是为什么我错过了大姑父的送葬时间,连闯三个红灯也要去送大姑父走的原因!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我不想再让这种遗憾和错误继续。我会通过其他的方式,陆续了解和累积,大姑父和大姑的家风家训。算是我对大姑父爱我的一种最好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