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财,我们掌握的第一要领就是“不要把消费剩下的才储蓄,要先储蓄再消费。”那么具体怎么做呢?储蓄下来的钱又该如何妥善保管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家庭资产配置的原则。
大家比较熟悉的【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法】主张每个家庭建立4个账户,每个账户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从而做到进可攻退可守,既能抵御风险,又能实现增值,从而过上快乐的小日子。
10% 【要花的钱】短期消费,同时预留3-6个月的生活费作为应急备用金。
20% 【保命的钱】用来购买保险,例如意外重疾保障。
30% 【生钱的钱】重收益,用于股票、基金等收益和风险都较高的投资。
40% 【保本升值的钱】重保本,收益不很高但长期稳定,例如基金定投。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法】的“1234法则”很难遵守下去,其实,这一方法更适用于那些已经有了一定资金量的家庭。
那么,还有没有别的家庭资产配置法呢?这里恰巧还真有一个——IMCI 资产配置法。
【IMCI 资产配置法】也将资产分为四项:保险、大项开支、生活费、投资。
1.【配置商业保险】根据“双十标准”,即用年收入的10%来配置保险,总保额大概达到年收入的10倍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
(1)要优先为家庭经济支柱投保
(2)保险最重要的功能是保障,而不是理财。
2.【预留大项预算】预留半年到 1 年内,可能需要用到的大项开支。例如:买房、买车、结婚等等,若没有,这一项自然就不用列啦。这一部分资产可用于投资货币基金,方便随时取用。
3.【日常现金预算】保留 3-6 个月的生活费作为应急备用金,可放在灵活存取的货币基金
4.【可投资资产】除去以上三项后,剩下的钱就可用于投资啦,这些钱基本上属于3年甚至更长时间用不到的资产
这里涉及一个公式,那就是
个人风险承受能力=(100-年龄)%
可投资股票的资金=可投资资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
确定了投资股票的资金,剩下的可投资资产便可投资到风险较小、收益相对稳定的纯债基金了。
投资股票的那部分资金,刚开始,可按50:50的比例配置股票和定投指数基金,随着自己理财能力的提高,比例可随之调整,向投资股票侧重一些,例如80:20,亦或是70:30
不管是【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法】,还是【IMCI 资产配置法】,都只可作为资产配置的参考,切不可生搬硬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