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不是你想的那样

人们常说:某某人很现实,很多女孩都很现实。做人要现实。

他们认为的“现实”是什么意思呢?

根据上下文,看来指的是眼前看得见的东西,包括物质的东西。

人们大多只重视眼前看得见的,这包括眼前的物质,眼前的难题,周围人的压力等等。


声称自己很现实的人其实根本不重视真正的现实,只是重视眼前的东西。

举个例子:

很多人都知道百度,

使用手机或电脑打开百度,会看到什么呢?

娱乐新闻,针对你喜好的新闻或文章推送,或是针对你曾搜过的内容而蹦出来的广告。

搜索某个内容,满屏幕常出现的是什么呢?是广告,而不是你需要的信息。

人的大脑喜欢探索新事物,所以本来想浏览网页看些自己需要的东西,结果却被蹦出来的广告牵着鼻子走,浏览了一个又一个网页,结果花了大量的时间看原本不需要或不打算看的内容。

有人只知道百度,却不知道bing.com,不知道使用yahoo搜索。

这些搜索引擎搜出来的结果其实很不一样。

更有趣的是,能用搜索引擎搜出来的信息只是冰山一角,有大量的信息隐藏在互联网的世界,这个部分被称为“隐藏的网络”(“hidden web”或是“the deep web”)


所以,我们看见的都只是冰山一角,并不是真正的现实。

现实中蹦到我们眼前的往往是用来分心的,不是满足人实际需要的。


再举个例子,你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份稳定的工作,

有一天走在繁华的都市,或浏览网页,突然蹦出一个广告,这个广告声称如果没有购买这款产品你就不够爱自己的孩子,如果没有购买这款产品,你就不够有魅力。

于是你开始拼命赚钱,非要买下这款产品。


多么有趣的现象!我们原本过得很幸福,很满足,但是有人制造了我们原本没有的需要,并刺激我们购买了原本不需要的东西。


现代社会比之前更复杂。在高科技时代,人们更方便,也更迷茫,因为分不清什么更重要,什么才是真正需要的。

人们比任何时代都更需要指引。

这也是个分心的时代,数不清的难题,数不清的烦恼,数不清的答案,海量的信息。如果不学会思考,真不知道该相信谁的话。

孩子喜欢探索新事物。孩子小的时候,父母都知道用分心的方法哄孩子。孩子哭闹,父母会拿起一样又一样玩具分散他的注意力,或者说:“看这里”,“看那里”,直到孩子不哭为止。

这个世界对待成年人也用类似的方法,有些夫妻之间处理矛盾也是这样。他们并不真正面对难题或是解决矛盾,而是闭口不谈这个问题,然后说:“那家餐厅不错哦,咱们去那里吃饭吧。”好像在说:“看,飞机!”


到底什么才是必需的?

很多人做事只是出于习惯和传统。

不妨试着重新思考以下的常见问题:

1.为什么要赢在起跑线?

如果人的终点是死亡,为什么在起跑线跑得那么快呢?

人生是长跑,很多人却总是当作短跑,小孩过着大人的生活,大人过着老年人的生活。

2.真的需要考研吗?

很多人考研可能没想过为什么考研。这个专业需要更专业的深造学习,所以才考研吗?还是因为习惯了学生生活,想保持这种模式呢?

一个习惯了监狱生涯的人,出狱以后会很不适应。《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就有这个片段,一个在监狱好多年的人,突然回到外面的世界,结果很不适应。

类似的情况,我们从小到大一直有人安排衣食住行,只要学习就可以了。在学校有人给安排日程,甚至有人替我们思考,

突然来到大学或者社会,有了这么大的自由,太不适应,太迷茫了。继续读研甚至读博能解决这个难题。(深造的人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我们都需要想想自己做出选择的动机和理由。

3.需要那么多证书吗?

上学的时候,由于不能看到未来,所以,有的人想把所有的证书都拿到手。我上学的时候很多人考计算机证书或是其他证书。

后来才发现,某些企业招聘的时候列出的条件(包括学历或证书要求)是随便定的。招聘的人可能想,如果条件列的太低,别人会瞧不起我们公司,或是招不到优秀人才。

4.好学校一定有好工作吗?有好工作就有幸福的家庭吗?

“跑得快的不一定夺标,勇士不一定战胜,有智慧的不一定得粮,有悟性的不一定致富,有知识的不一定蒙恩;因为人人的经历,都在乎时间和不能预见的遭遇。”

学校,社会和家庭是不同的体系。

在学校里学习知识,只要努力就很容易进步,所以,有人以为现实社会和家庭也是那么容易。

学校里很多时候学的只是知识,是理想状态下的知识,是纯理性的。

社会里却不一样,社会充满了意外和错误,要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有良好的态度和品格才能好好应对,而这些偏偏学校里没教。

家庭里很多都跟感情有关,公司和学校里的方法很难解决家庭矛盾。跟家人争论是非对错是徒劳的,因为爱可以遮盖过犯。


把好学校,好工作和好的家庭划等号的人有一种简单粗暴的逻辑:

物质和金钱最重要。

努力赚钱,孩子由各种培训机构来教育,孩子顽劣,也有特殊的培训机构负责管教。孩子孤独,可以花钱购买机器人,让机器人(没有感情地)教孩子各种知识。

赚钱,赚钱,赚钱,买买买,似乎成了这个时代的重要特色。

结果,一切都用钱和物质来衡量,所有女明星都长得一个样,男人穿西装拍照都是成功人士的招牌姿势,

房子车子票子,人们的一切都用物质和眼前看得见的来衡量。

就像前文提到的互联网搜索的例子,表面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很多人相亲,看到这个人,看得也只是冰山一角。

两人聊微信,彼此的认知可能也只是片面的,因为跟这个人聊的时候,他也在跟好多人在聊天,可能根本不是带着感情深入地交流,只是碎片式信息的喷涌,不是真正的交流。

5.谁能得到最好的工作?一定是最具资格的那个人吗?

一位就业顾问(布赖恩)说:“不见得。工作常常落在最擅长找工作的人手上。”事实也是如此。

6.谁规定了朝九晚五和一周几天上班?

确实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朝九晚五,也许这样的作息是稳定的,给人安全感的。在办公室朝九晚五的一天我们做的都是重要的事吗?不一定。如果可以在家或咖啡厅把主要时间用来处理真正重要的工作怎么样呢?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也因为电子设备更便宜,现在人们更容易远程办公,从前有SOHO一族,可以在家办公,他们是自由职业者(我也是)。最近又流行“数字游民”(digital nomad)这个群体,这些数字游民告别了朝九晚五的生活,他们带着电脑和工作周游世界,住在生活成本很低的地方,通过网络平台(例如,upwork.com)为美国等高收入地区工作。人生有很多选择,我们看得见的选择都只是表面的,可能只是整个地球上这个地方人们的选择。(可惜,很多人怕麻烦,怕改变,怕思考)


以真正现实的眼光看现实:

我们眼睛最直接看到的社会或世界,只是片面的现实。

这个世界充满漏洞和意外,所以有很多机会和选择。

因为到处都是意外,所以,不该以为只要努力就什么都能做到。

人成熟的标志之一是知道自己不能做到什么。

现实世界充满分心的事物,所以生活需要安排和规划。

不要来者不拒,因为蹦出来的很多是根本不需要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