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大鹏导演的作品
我都会觉得“油腻”
这种“油腻”让你觉得他的作品,有搞笑,无喜剧,有技巧,无作品。
一切都是硬碰硬的堆砌,毫无喜剧,只有满屏的尴尬。
东北农村喜剧的“低俗”和“油腻”换取的笑容,让你满屏尴尬,一脸油腻。
靠“gay”之间的互动,直接换取笑点。
靠“男裸”之间的对白,换取目光。
靠“恶心的尴尬”例如:某种人体排泄物粪直接扑到脸上来换取视觉冲击。
大鹏和乔杉的电影,我一般不看。东拼西凑的瞬间,毫无技巧的生硬,低俗换取的尴尬,让你怎么看都是一部没有灵魂的“烂片”,满屏油腻……
“叫兽”的喜剧里也是片段拼凑的堆积,你不仅感觉不到油腻,反而能觉得他做的很高级
喜剧不靠什么,什么都不靠……
她只是在讲什么……
周星驰的电影在讲“底色悲凉”
假借“喜剧来表达,万物的美好,源于悲凉的底色。
他的喜剧的背后,从来都不是真正的喜剧,全是悲剧,只是用喜剧的表达一点一点把悲剧剥离给你看,缓慢的通过细节一点一点“漏”给你,直到影片的最后他会把悲剧的内核和电影的内核通过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动作,直接点化给你。让你终于懂得,喜剧之外,全是悲剧吧。
他的电影里大概是很好的讲述了喜剧的内核就是悲剧,喜剧最终都在为了呈现悲剧。
你在笑声中转圜和盘旋过几回后,悟出人生终有无奈,一切源于生不由己,或是身不由己”
周星驰的电影虽然无厘头,却不强硬搞笑,也不强行搞笑,他只是会用电影片段“戳中”你,一点一点的“戳”,从你12岁戳到你52岁;
冯小刚的电影里说的是“哲理喜剧”和“生活喜剧”
电影大多数是平述,将生活里你看不见的喜剧“单拎”出来给你看,然你看过电影后还能在生活中发现“冯小刚”电影里的喜剧片段,逗的你哈哈大笑。
他将你的生活“通过喜剧加工”给你看;
冯小刚的电影里,也在讲喜剧,也在讲悲剧,只是不是大悲,而是“伤害”,一种印在脑子里,伴随行的伤害和打击,随时随地都会发作的心理伤害;
冯小刚的喜剧里,永远有一群人在笑,一个人在看。电影的深度往往就会聚焦在这一个人身上。
他也常用第三人称去口述做为底色去讲述电影的喜剧和悲凉,然而,你以为他的精髓是用第三称口述出来的,最后你会发现第三称的视角里讲述的却不是电影人真正的情绪表达,真正的情绪表达里反而转移在最终定格的情景画里。或者是某个几秒钟静止不动的情绪意境画里,让你自己去体悟和深挖。
冯小刚的电影,你需要吹吹灰,眯上眼。看喜剧里的人生。
真心是为了逗你开心的大概只有本山大叔
本山大叔里的喜剧,就是喜剧,就是为了让你笑的前仰后合,回味无穷。
他不在讲故事,也没说情怀,什么都没说,就说“开心的事”,就为了逗你笑,没有负担,没有垃圾,偶尔参杂一些教育在里面。
有的喜剧:她在说油腻
有的喜剧:他在说情怀
有的喜剧:她在说悲剧
有的喜剧:他在说喜剧。
有的喜剧…………;
杜绝油腻的喜剧……或者就不是喜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