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工作机会,在我考虑要不要接受时,五岁多的女儿给我很大启发。
刚开始,我对她说:“妈妈可能要出去工作了!”
女儿第一反应是:“妈妈,你不要出去工作,你去工作了,谁来照顾我和弟弟?”
那两天,女儿反复说服我,希望我不要出去工作。
我内心是渴望工作的,但在权衡如何兼顾孩子、家庭和工作之时,我反复思考。
后来,考虑到二旭年龄确实不大,我全职工作困难重重,我决定放弃,但内心是不情愿的。
有天饭后,我不经意地说:“都是因为你们,我没办法出去工作。”
谁知,女儿幽幽地说:“我看你本来也不太想工作!”
我很震惊,因为她说出这样的话。
抬头,听她慢慢说,女儿又道:“我们是不想让你出去工作,可是,我们一说不让你工作你就不去了,你难道不会反抗吗?”
女儿的言外之意很清晰:你怎么那么轻易就让别人左右了呢?还是因为你本身就不够坚定!
那一刻,我很震惊。连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我居然弄不清楚。
在我的全职生涯中,我一直抱有一种为孩子和家庭自我牺牲的想法,可没料到,并不是所有人都买账,包括你的孩子。
这样的情形很可怕,是的,对于只有家庭角色的全职妈妈和全职太太而言,危机感太强。
热播剧《我的前半生》里,全职太太子君,就在陷在她家庭角色里自嗨,难以自拔。
她以为,作为妻子,作为妈妈,她是全心全意为家庭付出。可实际上,老公和孩子都不买她的账,他们认为她“除了购物,什么都没有做。”
而在亦舒原著中,她对女儿(原著中是女儿)说:“可我生了你啊!”
女儿怂她道:“生孩子每个女人都会,你并不特殊。”
恐怖吧!女人最可怕的不是全职状态,也不是找不到自我。
而是,当你以牺牲的姿态付出时,你对这种付出有一种被人需要的自嗨感,而对方,却认为这不过是你的自甘堕落罢了。
你的世界,只剩下了家庭角色,除了妈妈,妻子,女儿,媳妇……你似乎再也找不到任何能胜任的角色,而别人,始终拥有整个世界。
事实上,我周围有许多全职妈妈,她们的持续付出得到了家庭成员的尊重和认可。
如果,在这样的付出和感恩中,每个家庭成员都能相看两不厌,感觉浓淡两相宜,那简直是太好不过了。
可怕就怕在,有一天,平衡已经打破了,你还悄然不知,怡然自乐呢。多么悲哀。
《我的前半生》中,子君辞掉商场的工作后,独自一人散步,思考未来,她在内心独白:
“每个人都在为幸福奔波忙碌,不管算不算盲目,是不是有效。母亲和子群如此,唐晶与贺涵亦如此,再亲近的人,愿意花时间来倾听,真心给你一点建议,已经是天大的面子,剩下的风里来雨里去,必然要自己走……”
是的,即使是夫妻,即使是亲子之间,也不是总亲密无间的。人生中,总有那么一段路,你要自己走。
适当的持有自我,适当的保持独立,适当的为自己打算,才是一个婚姻里的女人最明智的做法。
有天洗澡时,我问女儿:“如果咱们去别的地方上小学,你可能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每天见到爸爸了。你会后悔吗?”
女儿很认真地说:“可我也不能总守着爸爸不去上学啊,每个人总要离开爸爸妈妈的啊!”
连孩子都对自己的人生知晓得如此明晰。有时候,作为婚姻里的女人,我们反而被唧唧我我的感情蒙蔽了双眼。
婚姻里的女人,无论你在职还是全职,你总要把自己精神的触角伸到家庭角色以外的事务上。
世界那么美好,为什么不多看看外边。如影视剧描述的一样,当你的精力被外边有趣的人和事分散时,你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才不会那么敏感,你的戾气和牺牲感才不那么强烈。
不沦陷在家庭角色里不可自拔,是婚姻里的女人居安思维最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