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用这朴素的文字 / 于时光深处 / 拉回片刻的记忆 / 给自己一个出口 / 在泪水中成全怀念与悲伤 / 和无尽的愧疚
文 / 水清心宁
小时候,我矮小体弱,一般大的孩子早就牵着牛绳到田野里放牛了,我连一只羊都拉不住。母亲说,你别怕,看我的。母亲扯过绳子,照着羊屁股一抽,羊就撒腿跑。母亲并不追,反倒转身把手里的绳子往身边的树上一绕,那刚跑出去的羊就猛地被绳子拉回来,勒得它前蹄竖起好高。母亲把绳子塞给我:“你看,怕什么?照这样,勒它两三回羊就服你牵了。”
我照着做,还没等我转身,羊已经跑出好远,我手里的绳子哪还够得着树,猛的一股力量,把我拉倒在地。
母亲追上跑出村口的羊,重新栓回树上。我已经爬起来,正对着被羊拖倒划伤的腿流眼泪。母亲去灶膛的锅底刮了烟灰按在伤口上,止了血。母亲说:“别怕,我们不放羊了。咱上学读书去。”
我听了这话,忍着伤痛跑到门口解开羊绳,“我能放羊,我不上学!”话还没说完,我又被那头上刚长角的山羊拖出好远。一村子的娃儿,没谁喜欢去读书,去的,也就读个三两年就回来了。他们都说苦,没得玩,老师还凶得狠,不规规矩矩坐好听课,不认真写作业,要站讲台,打手掌。
母亲再次把羊追回来。看着我,半晌,语气温和下来:“儿啊,你好好说,为什么不愿意上学?你究竟怕什么?”“我不知道怎么读书,老师会打我、骂我……”
母亲听了,倒是笑了。似乎我的话让她更坚定了自己的决定。母亲说:“你没去读过,怎么就知道自己读不好?听我的,你别怕。你不去试着做一做,怎么就知道自己做不做得好?你好好地坐那里听老师讲,老师教你怎么做,你就跟着做,谁还会打你骂你?听我的,别怕。明天早起,我送你。”
不知道是那时的我已经明白自己除了读书再也做不了其他事,还是母亲那句“听我的,别怕”给了我信心,在离村子三里多路的那个学校,我按母亲说的安安静静地坐着听,规规矩矩地认真写,发现读书并不像他们说的那么可怕。并且,读书不用使力气,我最怕的,就是自己做不来力气活儿。
也是从上学读书起,母亲的那句“别怕,听我的”常常在耳边响起。不懂的问题,母亲说,别怕,问老师。“我怕,别人都没见谁问。”母亲说:“有了问题,该不该问老师?”我点点头。母亲说:“对呀,问老师问题是对的呀,只是你还没有勇气。对的事情,就要鼓起勇气去做嘛。听我的,别怕。你问了,老师不但不会骂,还一定会表扬你。”我鼓足勇气,结结巴巴地问了,老师真的像母亲说的那样表扬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