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的生活无处不在是“科技”的功劳,基础设施的获得基本是科技元素的促进。饮食的质量,衣服的设计,住宿的效率,行走的速度,还有沟通,制造等等今天所有的产业能力和生活方式让科技无处不在。
但今天的思考显然不是站在“赞美”的视角来思考,我们拨动视角180度,站在对立面来思考这个问题,科技除了带给我们的便利外,带给我们的“伤害”又是什么?
这是周末我外出突然思考到的问题,看到有人谈论车,认为好的车应该具备“自动驾驶”能力,我基于他们的谈话,就做了延伸和思考,把如今主流的科技做了规律的总结,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科技发展正在让人越来越变的不用动脑子。
没错,看看今天科技宣传的主流方向就可以发现,那些能够让用户变的更懒,动脑更少的在成为这个时代的科技主流,黑科技的象征。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大数据、智能制造、物联网.....
减少人的参与,成为当今科技发展的主流方向。
我曾经在思考个体成本的时候提出了人“认为”重要的成本分为:物质、体力和脑力三个维度的成本,而其中脑力成本是占比最高的成本。
而科技就是在帮助人类降低脑力成本的投入,这看似是在让我们生存变的更轻松,但同时带来的后果却是让我们对“大脑的利用”在变的愈来愈低。
作为产品经理,我们经常提到的话语就是把用户当成小白,所谓的小白其实就是白痴,什么都不懂的用户都会用,这样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我们家的ipad,女儿才三岁,啥都会用了,如何开wifi,如何找到自己喜欢的应用,如何操作等等,这看起来好似女儿很厉害,但其实这也是科技的力量,在让任何人不需要学习,不需要动脑就可以获得“愉悦”的刺激能力。
如今的科技产品发展,主要是在减少动脑成本在展开创新。
这其实很可怕,科技让人参与生活互动的越来越少,我们用脑的效率必然越来越低,我们开始变的越来越不思考。这犹如身体不运动一样,长久之后,必然会变成“大脑”肥胖症。
这肥胖症带来的症状就是“什么事情都变的没有耐心,什么事情都不愿意理性决策”。
在今天,我们更喜欢被科技刺激的愉悦,而不是人文思考和行动后的愉悦,我们甚至成了科技的客户端,为科技算法服务的客户端,科技可以创造刺激我们本能愉悦的信息和产品,我们则通过这信息和产品让自己达到愉悦的目的。
我们今天的幸福居然建立在科技的算法之上。
很可悲,也很可怕。
弗兰克尔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我们今天居然在为科技的刺激而活……追问:我们为自己而活还是为科技而活的生物.......
好吧,我想多了.....
但这却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我们在逐渐把生存这件事逐步搞复杂了,在商场里全是科技刺激的儿童乐园,在马路上全是科技刺激的交通工具,在手机上,全是科技算法生成的刺激信息。
这就是现状,在我们衣食无忧的今天,我们开始依赖科技的协助,甚至依赖科技的决策,这让我想到了那句话:是我们在用手机,还是手机在用我们。。。。是科技在成就我们,还是我们在成就那刺激背后的“科技算法”。
思考之后,思考过后,居然变的悲观起来,这让我想到了“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中说的那句话:我们要回到事物原来的样子,而不是我们“想要”的样子。
好吧,今天的思考我可能真的是想多了。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