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我爸来厦门小住,于是非常明显地看到我爸也就是田田外公(以下简称“外公”)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是怎样滋养着孩子的。
外公一直是一个讨小孩子喜欢的人,小时候,院子里的小朋友经常粘着他,甚至连路上的流浪狗也会因他随意的一逗而跟着他回家,吃顿好的。
原因就是他无条件的爱。对孩子几乎不提任何要求,不干涉孩子自己的事,只要孩子喜欢的他都支持。
每当外公搭好积木,田田就忍不住跑过去一脚踢倒甚至踢飞积木,然后兴奋得哈哈大笑。外公从来不生气,而是看到田田开心也跟着哈哈大笑,然后又应田田要求搭好积木,又被踢倒,每天不厌其烦。有时外公哈哈哈得比田田还快,田田看到更是乐得说:“我太开心了!”
外公发自内心的喜欢陪孩子玩,他接住了孩子发出来的能量动作,并且给予非常积极的回应,于是从感觉上,孩子就认为自己是一个好的能量体,她体会到了快乐,也认为外公是一个好的客体。所以即使外公和田田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但田田却很喜欢外公,路过他身边就亲他一下,从来没对他说过“不要外公”。
而奶奶恰恰相反。小孩子们向来不亲奶奶,她总是审问人家记得、背得怎么样,成绩如何;总是对孩子提出许多要求,许多“行”与“不行”。
田田想要听奶奶手机里的音乐,本来是一个简单的需求,说明孩子对音乐有欣赏的渴求。偏偏奶奶不愿意痛快满足,还提出要求:“你听着音乐伴舞,我就放,不然就不放。”要田田点头同意了她才肯放。田田为了听到音乐就不太情愿地跳了几下,音乐响起没多久她就停了,较真的奶奶说:“你不跳我就不放了。”还真把音乐掐断了。
孩子对这个世界原本有天然的好奇心和学习欲,但是在奶奶提出条件才放音乐的这一刻,孩子欣赏音乐的内驱力已经变为完成跳舞任务的外驱力了,喜爱变成了抵触。就像吃饭、享受美食这件事,是人的本能,婴儿刚生下来吃奶是积极的,吃多少也是自己定的。但大人定下每餐要给小孩吃啥吃多少,把它当作任务要求孩子完成的时候,就让孩子对吃饭产生了厌恶抵触,在美食面前也不为所动了。
孩子提出的需求被忽视或者被拒绝,孩子就会觉得这份能量被否定了,于是变成了黑色的能量,即愤怒或者恨。这股黑色的能量有两种表达途径,一种是指向外界的客体,也就是攻击性;如果不能指向客体,这股黑色的能量就会指向自己,化作内在严苛的超我,认为是自己不好而使得的客体不接住自己的能量,抑郁就是这样产生的。
田田是个很善于表达的孩子,我们一直都给她营造爱与自由的环境,所以她不会憋着,每次田田跟奶奶在一起都少不了冲突,激烈地维权,很少嘎嘣脆地哈哈哈大笑,而且只对奶奶说得最多:“我不要奶奶,奶奶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