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谚是语农民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待,也饱含着先人们的智慧。小雪已至,雪花飘飘悠悠的飞临人间,和人们来一次有趣的约会。每片雪花六个瓣,晶莹剔透。古人常用雪入诗,用白雪的洁白赞美高洁的品格。因此,雪成了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
小时候,我居住在北方。那里每到冬月,农民的庄稼几乎都刚收完了。这时候,大雪就会降临。它将辛苦了一年的大地遮盖起来,给他们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雪被子。有时候,一夜过后,人们一觉醒来,准备出门,用手一推,门竟然推不开了。懂得时节的人都不会生气,因为他们知道,大雪封门啦!不得不穿戴整齐,拿着铁锹从窗子跳出去,用铁锹把封门的大雪撮开,人们才能够顺利通行。这可是北方人民在冬季里的特殊待遇呢!
门打开了,自然令人开心。但是门外一米多高的雪已经满满登登地堆在了院子里。这必然要人们将天宫送来地高洁之物亲手送出去。这个事情也是我们小孩子特别喜欢的。我们不顾天气寒冷,穿上厚棉袄、戴上后帽子和棉手套,像模像样的跟着大人来到院子里铲雪、扫雪、拉雪。我一般都会拉一个小爬犁,妹妹拿一个小铁锹,很袖珍的。小妹妹吭哧吭哧地铲雪,一铁锹也只能铲起不到一碗雪,象征性地工作着,准备混早饭吃。三个哥哥力气大,他们有的拉着大爬犁,上面装着几个大筐,一起用大铁锹把雪装到筐里。再有他们轮换着把雪拉到院子外面地很远处,倒掉。我问:“为什么拉那么远呢?”爸爸告诉我:“冬天会下很多次雪,我们也要扫很多次雪。如果把雪堆在大门口,雪会把大门堵上的。并且,明年春天,雪化了,就会流的大门口都是水,我们出去走路就困难了。”多么智慧的爸爸呀!院子里厚厚的雪,被我们一家六口,用早饭前的时间扫的干干净净。
“吃饭啦!”随着妈妈一声响亮的呼唤,我们欢呼着跑向屋里。扫了一早上雪,肚子早就唱“空城计”了。终于可以大快朵颐了。打开房门,乳白的水蒸气迎面扑来,一股香味也扑鼻而来。炕桌上放着妈妈做好的早餐,一大盆馒头放在炕上正冒着热气呢。桌子上的酸菜粉条汤飘出酸味,刺激着我们的嗅觉,真相喝口汤解解馋。洗完手,待一家人齐坐在桌边,爸妈拿起筷子,我们兄妹才跟着拿起筷子吃起饭来。妈妈给每个人盛了一碗酸菜粉条汤,一人一个馒头,我和妹妹小,就两个人分吃一个馒头。喝一口酸酸的汤,酸味浸满每一个味蕾,这一口汤下肚,肠胃被热汤浸泡,完全温热,一下子胃口大开。再咬一口松软的热馒头,麦香让味蕾更加清醒,嘴巴嚼得更起劲了。这一顿早饭,虽然只有一碗汤,一个馒头,却吃得很香甜。那就是母亲的味道,家的味道,爱的味道。
打扫干净的院子里,鸡鸭鹅、小狗、小猪尽情地撒欢奔跑,给这个农家小院增添了无限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