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夏天,正式从象牙塔毕业。
带着四年的心理学知识背景,竟不知道自己何去何从。
相信很多其他专业的学子也有同样的窘境:当被人问起自己是学什么专业的时候,一番口舌解释之后,仍然无法让他们理解。
于是,人们开始想当然的认为:
- 物流专业?哦,送快递的。
- 建筑专业?哦,搬砖的。
- 计算机专业?哦,修电脑的。
- 心理学专业?哦,算命的。
......
经常会去逛书店,但从来都是避开心理类书架。
书架上放的是各种“心灵能量”“色彩心理”,而关于什么是心理科学,鲜有发现。并非说那些书不好,如果能让读者从中有所感悟,也就有了它存在的意义。
但还是希望,心理类的书架上能放上真正的科普性读物,至少从这里开始,不会让大众误以为心理学真的是算命的…...
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的如此便捷,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了心理学,是好事,也是坏事。
他们看到的是真正的心理学吗?
总会有人问起:
- “你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吗?”
- “你会不会催眠呢?”
- “你学心理学的,就不能帮我解决现在的问题吗?”
- “亏你还是学心理学的,这点心思都猜不透!”
…...
面对一个个不知如何回答的问题,只能含糊其辞的应付过去。
仅仅是四年的入门学习而已,迷迷糊糊,似懂非懂,才会在别人提问时紧张到语无伦次。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我们只是比其他人多了解那么一点点。
但也就是这一点点,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既然发现了这个奇妙的世界,那就不要吝啬分享。
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当然无法与数学、物理等深入人心的学科相比。
中国的心理学发展较晚,目前的环境也是鱼龙混杂。很多人开讲堂、办培训,美其名曰推广心理学,激发正能量,但实质上有多少科学的含金量?
这也导致了大众认为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或精神疾病。
无法去要求所有人拥有同样的认知水平,但也请保持一点对科学的敬畏之心,哪怕做一点小事,让谣言止于智者。
《对“伪心理学”说不》(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这本书由加拿大作者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E.Stanovich)所著。
他目前担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心理学和人类发展科学荣誉退休教授,也是加拿大应用认知科学前研究主席。在这本书里,他系统的说明了什么是伪心理,什么是科学,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存在这样的偏见。
几年前拜读后受益匪浅,如今再次回顾,一样醍醐灌顶。
希望这份系列读书笔记,可以消除一点你对心理学的误解。
- 《第一章 心理学充满生机》
- 《第二章 可证伪性》
- 《第三章 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
- 《第四章 见证和个案研究证据》
- 《第五章 相关和因果》
- 《第六章 让一切置于控制之下》
- 《第七章 “但是这不是真实的生活!”》
- 《第八章 避免爱因斯坦综合症》
- 《第九章 打破“神奇子弹”的神话》
- 《第十章 人类认知的阿克琉斯之踵》
- 《第十一章 偶然性在心理学中扮演的角色》
- 《第十二章 不招人待见的心理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