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1200bookshop中信后街店被宣判死缓的消息。
这几年,实体书店在迅速消亡,疫情无疑给这个弱势产业雪上加霜。
而说起对1200bookshop的关注和喜爱,要源于它的包容,这种包容类似于广州的老城区,走在街上随处可见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其他像以核心商务区、海心沙、广州塔为重要节点的的城市新中轴线,大概不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上一次去书店,已经是去年。
当时的目的地是沃凯街分店,那是离我大学最近的一间24小时书店。从前实习的时候,曾因为宿舍的晚归门禁,和朋友在那里呆过整个晚上。
但那次到了之后却发现店门紧闭,里面书柜和椅子倒得乱七八糟。我立刻猜到什么,站在橱窗前看了一会儿,心底里五味陈杂。
接着想起学生时代的淳朴,相处之间没有严重的承诺,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情节,也没有一点建立在物质上的企图。
而现在,越来越不知道怎么判断一个人的真诚。
“我相信你啊”这句话,变成对怀疑的懒惰,对真相的恐惧或者对冷漠的掩饰。
世界越来越快。除了书店,还有更多悄然发生的流逝,以及越来越难的传承。
为了适应越来越快的节奏,就越来越需要标准化的东西。一条合格的流水线兼顾着高产能与高质量,有了模型,不论什么材料放进去,都能印出同样可观的花纹。
也诞生了很多正正方方的,标准的经验之谈。
就像经常吃盒饭的人,有时在打开盒饭之前,就能猜到里面的菜肴。偶尔也觉得该换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了,可又确实挤不出料理的时间,或者对自己的厨艺实在没什么信心,于是,下次到了饭点还是买了一个盒饭。
胃开始饥饿,人们望着盒饭不知道该不该下口,就像陷在泥淖里,不敢轻易迈开腿挣扎——其实,心里明白眼前是足以饱腹的,只是对事先预感的千篇一律的味道并不那么感兴趣。
——可是啊,生存下去就好了,不是吗。其他重要吗。
——重要。到底成为不了一个什么都不计较的人,也很害怕对什么都宽容,对什么都理解,觉得这样也容易对什么都失去好奇心吧。
L是身边唯一,坚持在图书出版业工作的朋友。她陷在水深火热之中,同时心里又明镜似的清楚自己热爱什么。
上次见面,我们一如既往聊起行业现状,途中唏嘘“这个作者写的书已经变成这样了啊”之类。L说,要不年末也开个公号写东西好了,说完我们俩相视一笑。然后想起了之前,在网上看见某个作者因为行业寒冬玩笑似地提过不如众筹旅行,定期出图文游记、散文、Vlog给小众团体……
——哎,为了生存下来,究竟还需要经历什么呢?
——我在一个游戏里的昵称,叫“神音”。
神音是一部长篇小说里的角色,她的天赋是【进化】。这种天赋可以将受到的伤害转化为自己的魂力,只要对手不是立刻将神音杀死,恢复之后,她都会比之前更强。
因为这种匪夷所思却真正具有压倒性的强势天赋,神音一直是我印象深刻的角色。她启迪了我对于苦难新的处理方式——
不要急于躲避或者忘记,首先承受它。在浑水里走一趟,肩上的行囊难免因吸饱水分变得沉重,可不能仅因此放弃整个行囊。驮着它再经一昼风吹日晒,到了夜晚,苦难就散逸成永恒的星星,直指方长去路。
——所以需要承受“苦难”?
——呃,准确来说,大部分现实是承受攻击而被动进化。
而对于那些正在和已经逝去的(或者说自然选择淘汰的),中山大学张志安教授曾在面对众多唱衰纸媒的声音时,说了这样一段话:
不必过度惋惜它们相继离去,只要问一问:它曾经的价值是什么?这种价值是否有代替者?其价值伴随其离去会减弱么?如果价值仍在,仍然以别的方式在实践(比如换种形态),那就不必太多感慨。
我觉得这段话,也适用于其他很多离别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