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最经典的作品,也是仅有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风格独特的讽刺经典,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小说塑造了抗战初期以方鸿渐为主的一类知识分子群像,描写了他们的教育、婚姻、事业、生活。小说从方鸿渐回国的船上写起,以幽默讽刺的手笔叙述了他与苏小姐、唐小姐的感情纠葛,与“同情兄”赵辛楣化敌为友,之后结伴去内地三闾大学,一路经历艰难曲折,学校里的勾心斗角,最后陷入孙柔嘉的“千方百计”,结婚后生活一地鸡毛,最后以失败收场。
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在电视剧《围城》片头上写道:“《围城》的主要内涵是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主人公方鸿渐回国归来正是屡次陷入了爱情之围城,事业之围城,人生之围城,这无不源于他始终被围困在自我的围城中。
在与苏文纨和唐晓芙的感情纠葛中,他不爱对自己一片痴情的苏文纨,却没有快刀暂乱麻的勇气,是个“道义上的懦夫”。他对唐晓芙一见倾心,因苏文纨从中做鬼产生误会,在面对唐晓芙的质问却像个哑巴一样没有为自己辩驳一个字,终因误会分手了。他与孙柔嘉的婚姻像是中了一个甜蜜的圈套,原本这个没什么主见,小鸟依人的孙柔嘉其实并不柔顺,却是个最工于心计的人,最终二人婚姻也在不断的争吵中散场。
方鸿渐在事业上同样渴望冲出“围城”,却又不得不进入另一个“围城”。方鸿渐因在留学期间放飞自我,学业上毫无心得,迫于父亲和丈人的面子只好买得假文凭。回国后首先到丈人的银行工作,游手好闲,后与周家闹翻,同赵辛楣同去三闾大学任职。他不愿在履历上填上假学历,又疲于应对学校里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离开三闾大学后又经赵辛楣介绍回到上海一家报馆任职,也是个无关紧要的职位,由于时局原因最终离职。
方鸿渐在经历了教育、爱情、事业和婚姻的失败后,这样感叹:在小乡镇时他怕人家倾轧,到了大都市,他恨人家冷淡,倒觉得倾轧还是瞧得起自己的表示,就是条微生虫,也沾沾自喜,希望有人搁它在显微镜下放大了看的。拥挤里的孤寂,热闹里的凄凉,使他像许多住在这孤岛上的人,心灵也仿佛一个无凑畔的孤岛。在经历了总总失败后,方鸿渐的内心还在渴求归属感和认同感,爱面子,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却没有真正意识到围困住他的正是他性格上的弱点。方鸿渐是《围城》中最好的人——或许除掉唐晓芙。小说里其他人都是可笑的、猥琐的、虚荣的、卑鄙的。但他却是“全无用处”。他懦弱的性格,随波逐流、爱面子、不卑鄙,徒劳于寻找解脱或依附。既不作恶,也无英雄气概,既与世无争又于事无补的方鸿渐注定要失败的。年少不懂方鸿渐,读懂已是书中人。不禁同情他,却发现这不正是镜中的自己!
“围城”其实早就存在,而且一直存在。“围城”是我们固执的追求理想和终极目标,却不断破灭的永恒循环。追求的虚妄使我们明白一味的冲出围城更加失去了生命的价值。“不管鸟笼也罢,围城也罢,一切超脱之人是不拍被围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