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跟家人微信视频,听说正在上二年级的侄子,学校组织抽血体检,但医院出检验结果时没有他的名字,原来他当时躲起来了,没有去抽血。
家里人听了之后,哄堂大笑,用似夸非夸的语气说:“你真是聪明!”
第二天,侄子他爸带他去打预防针,他爸在家人微信群里发了一个侄子准备打针的小视频。
一个护士握着侄子瘦小如柴的左手臂,正在给他做思想工作。侄子则坐在床沿上呜咽,即使戴着口罩也掩饰不住他无助与害怕的神情。
可正在拍视频的他爸,语气里只有不耐烦。
家里人看了这个小视频后,也纷纷笑话侄子:“都长这么大了,打针还哭,班里头有几个像你这样哭的?”
可我们都不是他,不能感同身受他面对“扎针”时的恐惧,就好比,我们大人生病了需要做手术,在上手术台前的那种紧张感,而这种感觉是其他人体会不到的。
而孩子面对的这些不屑一顾的小事,可能在我们大人眼里,只会当做一个笑话来闲谈。
但我们大人有没有问过孩子,他们是怎么想的?再回想我们的小时候,是不是同样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而我们当时的感受又是怎么样的?
我们大人也是从小孩长大的,但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可能都淡忘了自己年幼那会感到害怕时的无助。
而当现在,这种无助出现在我们孩子身上时,我们却浑然不知,甚至无意中助长了孩子的惧怕情绪。
对于这种处在恐惧中的孩子,我们大人不能以自己的感受去衡量他们,认为那些都是小事。
我们可以看到,在医院输液室,很多小孩打针时会哭得声嘶力竭,而有的则一边嚎哭一边拼命地挣脱家长的手脚夹攻。试问,一个人恐惧到什么程度才会爆发如此极端的情绪?
其实,孩子的思想很单纯,还不会理性地思考,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表现出来的只是当时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当孩子因为这些“小事”感到害怕的时候,如果我们大人不理解与鼓励他们,反而责备或者讥笑,这样,除了会给孩子增添多一种不好的情绪体验,并无其它益处。
但可惜的是,在当代,仍有家长持着“棍棒下出孝子”的旧教育理念,为了让孩子顺从自己,甚至用打骂来威胁孩子。
而更可悲的是,当孩子在这样的威迫下,听话地按照大人的意思做了,部分大人还会为自己的教育方式而感到骄傲。但可知,小孩只是因为恐惧而屈服罢了。
然而,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在如何正确地陪伴孩子成长这一方面,或许我们大人更应该学习。
对此,在孩子面对那些令他们感到恐惧的困难时,我们大人除了给予陪伴外,还可以这么做:
首先,当孩子面对困难,因为恐惧而畏缩时,我们不应该责备或讥笑孩子。
孩子在面对那些困难时,本来已经被恐惧笼罩,这时候大人的责备或讥笑,只会给他们的负面情绪雪上加霜。
其次,给予适当的鼓励,激发他们的勇气。
孩子都希望能像英雄那样勇敢、坚强,甚至拯救世界,“英雄梦”给孩子带来的忍耐力是惊人的。
第三,我们大人要有足够的耐心,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
可能有人会说,孩子这么小,懂什么?然而,孩子不懂,可能只是因为我们大人跟他们沟通的方式不对,没有用小孩能听得懂的语言去跟他们说。
第四,对孩子将要承受的这些痛苦实话实说,尽量不夸大或过分缩小。
比如,有的家长告诉孩子“打针一点都不疼”,可能一次奏效,但之后再也不会上当了。
第五,不要用哄骗或收买,更不要以打骂来威吓孩子就范。
哄骗或收买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减少孩子的恐惧,而且还有碍于他们的道德教育。
至于打骂威吓,跟孩子所面临的困难一样,会增加他们的恐惧感,孩子只是为了躲避新增的恐惧而就范。
除了以上这些,我们大人不要表现出焦虑,焦虑的行为会让孩子觉得问题严重,更让孩子惊慌。
总之,在孩子面对困难时,我们大人需要做到四个“不”、三个“要”:不责备或讥笑、不哄骗或收买、不打骂威吓、不焦虑;要鼓励、要耐心解释、要实话实说。
对于如何帮助孩子克服面对困难时的恐惧,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分享。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