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跑与书法之旅
五月的晨风轻拂,我选择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迎接国际劳动节的到来,在公园的跑道上,用脚步丈量思想的深度,用墨香沉淀心灵的宁静。清晨六点不到,当城市还在朦胧中苏醒,我已系好跑鞋,戴上耳机,准备开启这场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旅程。
耳机里传来复旦大学徐教授解读《黑格尔》,这位德国哲学巨匠的思想如涓涓细流,随着我的步伐缓缓流入心田。十二公里的路程中,我将这本厚重的哲学著作听了整整两遍。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划分为东方世界、希腊世界、罗马世界和日耳曼世界四大阶段,其中东方世界包含了我们悠久的中华文明。徐教授的讲解巧妙地将中国历史与欧美历史编织在一起,从魏晋南北朝到盛唐气象,从明朝海禁到清朝变革,与古希腊城邦、古罗马帝国、基督教兴起等西方历史节点相互映照,展现出人类追求自由与和谐的共通精神追求。
跑步时思考黑格尔的法哲学,让我对"自由"这一概念有了更立体的认识。法哲学讨论的核心问题正是自由——不是为所欲为的放纵,而是在理性规范下的自我实现。我的脚步踏在公园的跑道上,思绪却穿越时空,仿佛看到不同文明中的人们如何为这一崇高理念奋斗不息。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启示我,每个文明都是人类精神发展的必经阶段,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
最令我着迷的是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它彻底刷新了我对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刻板认知。跑步时,身体是物质的实在,而思考却是精神的飞翔,二者在运动中达成了奇妙的统一。黑格尔的辩证法告诉我,矛盾不是需要消除的障碍,而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动力。就像跑步时呼吸与步伐的节奏,看似对立,实则相辅相成。
公园的跑道见证了我思想的跃动。一圈又一圈,我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在哲学海洋中畅游。徐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将晦涩的哲学概念转化为生动的生活智慧。跑步读书的体验如此美妙!身体在运动中释放内啡肽带来愉悦,心灵在思考中获得启迪与成长。这种"运动加学习"的模式,让原本可能枯燥的长跑变成了充满期待的智力冒险。
十二公里跑毕,汗水浸透衣衫,而心灵却格外清明。回到家,冲洗之后,我选用了各种颜色的便笺宣纸,准备用另一种方式延续这份五一节的仪式感——以隶书书写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到"大寒",每一个节气名称都承载着中华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隶书的庄重古朴与节气所代表的时间韵律相得益彰。
笔锋起落间,我仿佛看到黑格尔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话。黑格尔强调的"正反合"辩证过程,与中国哲学中的阴阳转化何其相似,他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与中国文人"修身养性"的传统不谋而合。书写"惊蛰"二字时,我想起黑格尔所说的"量变到质变";描绘"冬至"的最后一笔时,又联想到"否定之否定"的哲学规律。
五一节的清晨,我用跑步的动与书法的静,构建了一种平衡的生活方式。在公园的跑道上,黑格尔哲学为我打开了看世界的新窗口;在书房的案几前,用隶书书写24节气,让我重新发现传统文化的深邃。身体与心灵,西方思想与东方智慧,在这个劳动节的晨光中达成了和谐的共鸣。
当最后一个节气"大寒"的墨迹干透,我意识到,真正的节日庆祝不在于喧嚣的形式,而在于如何让平凡的日子闪耀思想的光芒。这个五一,我收获了比休闲娱乐更珍贵的礼物,在运动中思考,在宁静中沉淀,让身体与心灵同频共振,让东西方智慧在个人成长中交融共生。用跑步与书写来滋养精神,用思想照亮生活。
五一晨跑,又碰到了运动生命中对我影响较大的两个跑友:77岁的退休机械工程师,老先生今天跟我讲了不少他跑马拉的经验,跑前做什么?跑中会遇到哪些情况?跑后怎样做等等?老先生跑步有10多年,是跑全马的,有一次跑全马失败了,跑了33公里放弃了,现在是两到三天跑一次,从徐浦大桥到南浦大桥。最后,老先生还鼓励我,我是附近两个小区跑步人群中,坚持得最好,进步得最快的,加油!我一个劲的谢谢老先生的指引和鼓励!今天,还碰到了小我几岁的姐妹,我是去年春天在跑步中认识的,那时,她比我跑得快,跑的距离远,她告诉我,跑了10公里后的感觉和5公里以下是完全不一样的,当时我在5公里左右徘徊,体会不到她说的境界。今年有好一些日子没看到她了,今天再次跑步相逢,很激动,我俩在油菜花前自拍了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