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重要演员平均年龄超过七十岁的演出。
这是一场天津京剧院过去三十年辉煌时代的集体谢幕。
李莉,1946年生人。77岁。
康万生,1946年生人。77岁。
邓沐玮,1948年生人。75岁。
张幼麟,1953年生人。70岁。
王平,1954年生人。69岁。
本场最大的惊喜应属李莉,她作为尚派演员演出机会远没有梅派张派多,我只在很多年以前看过她的一场桑园会和几次拼盘演唱会,这是第一次看她的小生,唱念做派居然无一不佳——人家一个兼学小生的77岁旦角出来都能达到这种业内顶级水平,其他凑数的小生演员羞也不羞?有兴趣的可以稍后等着看空中剧院的录播,只是录播会有事后补录,疲劳加剧,效果恐怕比不上现场的好。
两大铜锤均成名已久各有拥趸,我非常喜欢邓沐玮,台风沉稳大气,真正黄钟大吕,技术全面唱得讲究,但要论铁嗓钢喉有激情,那谁也比不过康万生,这次出场不多看得不过瘾,气势还是一等一的足,但康最大的问题是身上太差,尤其不适合不熟悉的彩唱,这黄盖从上台手就不知道怎么放,只能无限重复捋胡子-捧靠肚-整护腕三部曲,看得人浑身难受恨不得把他绑上——可见康三爷果然还是最适配锁五龙,绑好了放在那里可劲儿唱。这次演出机会难得,二位也都年事已高,彩唱恐成绝响,演唱会还可期待一下。
张幼麟这些年主要精力都在带学生,偶一上台就是满场的好,这次受邀出演赵云,本是二路武生的活儿,戏份不多,起霸和开打都非常漂亮,多年历练出的大武生气度赢得满堂喝彩,以前同辈武生里还有青京团的大师兄王立军可与之并提,自从王退休之后就只有张幼麟了。这几年愈发认识到要珍惜武戏演员,但凡有演出时间合适的都去抢救性观摩(没错我说的就是也已人到中年的闫巍)。
身为纪念活动主角的王平在这一众大牌配演的衬托下反而略显失色,鲁肃倒是演得憨厚十足,舟中饮酒一段有点被张克拖累,后面改扮关羽时的几句唱就已经明显气力不够硬喊上去,不知是因为这演出的命运多舛操劳的还是被当天台下的乱糟糟拖累的,等5月份四郎探母再去看看。
这几位以及当晚没有到场的杨乃彭李经文都可算是同一批演员,过去三十年间天津京剧院的中流砥柱,中国大戏院海报上的常客。如果能把杨乃彭请来唱孔明其实更合适,根本不需要请外援张克,杨的嗓子不是甩张克几十条街吗?只是最近也没见他出来,已经78岁,也许是撑不住彩唱了吧。
经过这三年被迫丢失的岁月和四次反复变化的排期,现在能坐在台下再一次看着熟悉的老几位认真扮好戏一起站在台上,实属不易。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无数以前的场景在我脑海中浮现,和眼前的本尊重叠在一起。他们都老了,脚步沉重,力不从心,再不复当年的如臂使指,唱做自如,但我记得他们盛年时的样子,这落日余晖的精彩迷人中带着一丝悲凉,看得人恋恋不舍却无能为力。奈何,奈何。
与之相比,青京团的石晓亮和张克其实矮了半辈,都才六十出头的年纪,但是张克的嗓子早就败了,可听时少,唱呲时多,幸亏青京团有全国一流的顶级琴师,唱成什么样都托得住,你尽管跑,没托住算我输。毕竟要论撒狗血和跑冒滴漏的情况,青京团比天津院多得多了,文武场都是实战经验丰富。
文丑本就不是石晓亮的长项,加上下面有观众搅戏,蒋干演得太温,未见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