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描述起来并不是很愉快。
下午,伙计出门进货以后,我在店里镇守,临近年关,门口时不时路过扛着行李返乡的人群,加上生意也很惨淡,百无聊赖。
我正在发呆的时候,隔壁的店员扛着一个箱子进来,跟我说道,“借你的秤用一用”,我起身一看,满满一大箱子熟牛肉。我咽了咽口水,跟他说,“用了我的秤,牛肉得留下一块!”就这样,我得到了2017年春节的第一块牛肉。
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满齿留香,有了过年的味道。我拍下照片,发了个朋友圈,说吃了春节第一口牛肉,欢喜的很。
吃完牛肉,点开微信,看到有不少点赞的朋友,有的朋友说这么一大块牛肉,你吃完了能顶一天都不饿呢。往下翻,看到一个朋友的评论“一看色泽就知道买到假的了”,我吃到牛肉的欢喜瞬间凉了一半。其实,我发朋友圈,也不过是想表达吃到牛肉的好心情,如果这真的是我购买的牛肉,看到他这句评论真不知该作何感想了。
我回复他,你不会说话可以不说话,可你出来给人添堵就是你的不对了。不多时,他回复我一串笑脸,我回复道,再有下次,绝对拉黑,别问我为什么。他回复 了一个尴尬的表情,我也不再说话,以为事情告一段落。
过一会儿收到一条微信,点开一看,正是那位说我买了假牛肉的朋友,信息只有短短的三个字“互删吧”!我惊愕了0.5秒钟后,手指移到右上角,按下了删除键。
就这样,我在微信上失去了一个朋友。
下午回想起这件事情,我觉得有些无语。朋友圈本来就是个人畅所欲言的地方,只要不危害他人,不触及法律,都是可以的。我一向不喜欢在朋友圈过分伤春悲秋,传播负能量的人,自己发的朋友圈也大多传递正能量,积极向上,自认为没有危害到他人。
可是,在万能的朋友圈中,总是会有一些人,你发一个蓝天白云的旅游图片,他评论你说不就是旅个游,有什么好发的;你晒一张狗粮照,他评论你说秀恩爱,死得快;你发一张美食图片,他评论你说不就是吃个饭,有什么好拍的;甚至你下厨做个菜,他评论你说看颜色就知道不好吃。
其实,在没有微信,没有朋友圈的时候,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些 朋友,他们披着为你好的外衣,居高临下的评论着你的一切。曾经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朋友,在她眼中,我简直就是一无是处,经常对我说的话就是“你这个工作怎么做的这么慢”,“你这些衣服没有一件好看的”,“你买的床单颜色都不漂亮”如此云云。
起初,我真的怀疑是自己的问题,审视自己的衣服和一应物品,可是我确实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购买的这些啊,怎么在她眼里就是一无是处呢。后来,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远离了那位朋友,有了新的工作环境,也有了新的朋友,常常受到夸赞,无形中变得越来越自信了。
前不久,一个妹妹在群里抱怨,说她在朋友群转发自己写的文章,有朋友给她评论说,“文章写的这么差就不要发朋友圈了,我是你的朋友才好心跟你说这些的”,这位妹妹抱怨这些的时候还在抹眼泪,很显然,她是真的把那位“敢于说真话”的朋友当成了朋友,所以才会这么伤心难过。
对于她这个朋友说的话,我们在震惊之余纷纷规劝她,这样的朋友不必在意,有的群友甚至告诉她,这样的人可以直接拉黑了。
无论是在微信朋友圈,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那些习惯于泼别人冷水,给别人添堵的人,他们从未曾发现过你的优点,甚至他们根本没有想要去发现。他们要的,不过是随时随地能奚落你一番,好让他们自己显得比你更优秀,看吧,我这么优秀的人都愿意跟你作朋友,对你说真话,你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对于这种另类的三观,我只想说 谢(你)谢(去)你(死)啊(吧)!
除去那些喜爱以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的人,还有一些人,他们其实并没有要贬低你的意思,但是他们的说话方式常常让你觉得“恶语伤人六月寒”,即使他们真的是好意提醒你,可你还没来得及消化吸收他们的建议,就被他们的快人快语震出了内伤。关于这样的人,我觉得是他们没有真正明白朋友的意义。
秀一秀恩爱,或是买一件衣服,亦或是学做了一道新菜,你真正的朋友总能透过这些表象,看懂你笑到心底的幸福,买新衣服的满足感,下厨烹饪的成就感,她们关注的,是你通过朋友圈所传递的你对生活的态度,达观和美好,而不是你在炫耀你的爱情,超高的购买力和是不是媲美美食网站的菜肴。
世界这么大,总有一些人可以将我们所做的事情做到极致,我们本就是芸芸众生里普通的一员,但因为我们对多元化生活的不断尝试和挑战,我们又变得那么不同。要不,怎么总有人说,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呢!
去做一切你喜爱的事情吧!你又不是人民币,真的做不到让所有人都喜欢你。可是,喜欢你的人总能越来越喜欢你不是吗?!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联络授权。